女主天下 第43节

行绕过门下省,直接把诏令发往尚书省实施。但门下省几乎彻底被世家大族所掌控,他们在朝廷和地方都党羽众多,联合起来阴奉阳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皇帝拿他们没什么办法。只能好言好语跟门下省商量谈判,直到双方妥协得出一个折中的结果。这么看的话,皇帝当得着实憋屈,说好的号令天下莫敢不从呢。“哦,对了,那是形容屠龙刀的。”王微一本一本的翻阅着堆满桌子的奏折,小声嘀咕。看了这么久她多少看出了点心得体会,只要翻开一本大致浏览下前面几行,就知道到底是真的有情况还是例行公事的歌功颂德。说起来这些大臣官员的习惯很不好,说事就说事吧,非得东拉西扯,借物喻人,文才好的动不动就是一堆华丽形容,王微压根看不懂。再加上这个时代的文章书信全部都是竖排,还没有标点符号,最开始王微不习惯的时候只看得两眼发花,头晕目眩。还有大臣们大概是想秀一把书法,貌似这个时代一个人的字迹就是门面,所以奏章里面老老实实用王微看得懂字体写的人不多,很多人写得天马行空,难以辨认,王微只能连蒙带猜。这样一来更是严重拖拉了她的速度。这段时间因为皇帝拒绝回长安一事,大臣们疯狂上书,写了无数小论文,看着特有气势,可惜用典故太多大半字王微都不认识。她猜想应该都是劝皇帝赶紧回来的,这类上书都懒得看,直接打包送邺城了。她着重看的,都是各地呈送有关民生经济以及军事动向的奏折。好在这些奏折虽然还是有点套路啰嗦,起码干净利落了不少,也没卖弄文采的遣词造句,王微大部分都能看懂。唯一让她心烦的在于这类奏折很多都没个具体数据,比如说某某地遭了水患,上面只笼统写着什么“十不存一”,“流民甚广”。但王微想看的是精确到个位数的统计,这是玩猜猜猜呢?熟能生巧,看得多了,自然渐渐的也就能认识了,王微好想以皇帝的名义下发一条旨意,即日起所有奏折都必须严格遵循一定的格式,禁止没完没了的废话,三百字以内说清楚事情,超过多少字便打多少板子。涉及数据的不准用模棱两可的说辞,必须真实具体数字。更重要的是——你们都给我乖乖用正楷啊混蛋!时间不知不觉便在这阅读一本又一本奏折里过去了,王微早就知道,真正重要的奏折,六部是不会送到她面前的,给她看的都是些无关轻重的边角料。比如说她从头到尾就没看到过任何一本讲述胡人入侵战况的奏折,关于现在抵抗的军队情况如何,有没有充足的粮草,朝廷到底打算什么时候正式发兵援助,她连根毛都没摸着。知道些零零碎碎的消息,还是收买了几个在前朝伺候大臣们茶水的小内侍,从他们嘴里挖掘,自行归纳总结得出。由此可见即便是她一直都表现得很温顺,从没有流露过任何企图干政意图,大臣们还是严防死守的戒备着她。而这件事多半皇帝还知道。王微不信皇帝没有在自己身边安插眼线,她很想知道,对于女儿一系列堪称反常的举动,皇帝现在作何感想?反正她表面上还是扮演着一个乖巧听话的好孩子,时不时就派人去给邺城送东西,日常问候请安的书信更是从不间断。至于皇帝信不信,她就懒得管了。觉得差不多已经够了, 不过担心陈玉擅作主张企图借着这件事从中搞事,王微警告道:“丑话说在前面,陈公公, 这件事你别去瞎搅合。那三家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妄图火中取栗,只怕最后要引火烧身。”王微难道不想插手其中捞一把兵权吗, 现阶段军队才是手里最有力的底牌,倘若她能把三家节度使麾下的士兵将领扒拉些到自己衣兜里,瞬间就可以在长安城横着走了。然而王家尽管好像连着出个几个昏招显得很愚蠢,王微到底不敢小觑了这个老牌名门大族,谁知道他们是不是故意卖蠢来降低在皇帝那边的仇恨度呢。至于江流……王微好歹还有身份装门面,江流可是除了手里的兵马什么都不剩,敢去挖他的墙角,王微怕他跳起来吃人。而郑桀嘛,抽了他一顿还把他打入大牢确实很爽,可是纵观他的为人处世,王微事后回味总觉得好像哪里不对,自己是不是被他给顺势利用了?现在去把他放出来太没面子,不管他盘算着些什么,王微打算顺水推舟,坐等他闹幺蛾子。倘若王微猜得没错,郑桀是故意设了个套等着王江两家来跳坑,王微大可坐山观虎斗。倘若她猜错了,郑桀就是太浪导致翻了船……那岂不是更好?他手里的军队,王家和江流只怕是吞不下,王微就可以趁机捞一手。哪怕只是能弄千把人呢,那也比现在光杆司令强。亏得她以前还对随行而来的禁军抱了几分希望,结果和郑桀的手下一对比,高低立现。不懂军事想当然的她太天真了。听到她的警告,陈玉再次深深弯腰一礼:“奴婢谨遵殿下教导。”……我看你大有可能阴奉阳违!瞪着陈玉的后脑勺,王微觉得他不答应还好,表现得这么温顺乖巧,不用想了,fg已经高高竖起。连她都知道手里有兵的重要性,陈玉这家伙贪婪成性,肯定打起了歪脑筋。再看陈玉不顺眼,他也是王微手里唯一能掌控动用的底牌,王微叹了口气,还想抢救抢救:“本宫是认真的,眼下我们根基太浅。本宫何尝不想借着这个机会捞一把好处,但还没到时候。你要是出了事,本宫不一定保得住。”陈玉虚心接受,连连称是,别提多么的听话了,但王微总觉得他眉宇间带着一股不以为然。看来自己的一番警告他没听进去,唉,这连着多日的风光和吹捧,陈公公也飘了呀。见状王微便没有再继续,她和陈玉的“合作”其实十分微妙,建立在一个无比薄弱的基础之上。她在借着身份地位一点一点逼着陈玉后退,显然陈玉对此很不满,所以一直想甩开她单干。如今忽然局势被王微搅乱,他大概已经按捺不住,想去给自己捞一笔上位的本钱。这个年代的士兵,远远没有什么为了国家民族的高觉悟,说得难听点,有钱便是娘,跟着谁不是打仗。除了少数从小培养的亲兵,大多数士兵都只是以此来混口饭吃。陈玉手里应该有不少钱,大力撒钱下去总有心动愿意跳槽的。理论上确实如此,实际操作……王微没试过,她觉得郑桀他们几个应该不至于那么蠢吧,肯定有千般手段来防止其他人挖自家墙角。要不然郑桀那么大一支军队驻扎在长安城,岂不是早就被人撬光了?然而陈玉现在已经什么都听不进去,王微和他只是塑料情谊,乐得见他吃个大亏。好歹他现在脑袋上还顶着个特使的头衔,应该不至于死掉……吧?随便敷衍了几句打发了陈玉,看他迫不及待离开的步伐,王微甚是心累,也没兴致继续观赏风景,起身回了含章殿。她匆匆的写了个不具名的小纸条,叫来梅儿,让她亲自将纸条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