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天下 第43节

兜里,瞬间就可以在长安城横着走了。然而王家尽管好像连着出个几个昏招显得很愚蠢,王微到底不敢小觑了这个老牌名门大族,谁知道他们是不是故意卖蠢来降低在皇帝那边的仇恨度呢。至于江流……王微好歹还有身份装门面,江流可是除了手里的兵马什么都不剩,敢去挖他的墙角,王微怕他跳起来吃人。而郑桀嘛,抽了他一顿还把他打入大牢确实很爽,可是纵观他的为人处世,王微事后回味总觉得好像哪里不对,自己是不是被他给顺势利用了?现在去把他放出来太没面子,不管他盘算着些什么,王微打算顺水推舟,坐等他闹幺蛾子。倘若王微猜得没错,郑桀是故意设了个套等着王江两家来跳坑,王微大可坐山观虎斗。倘若她猜错了,郑桀就是太浪导致翻了船……那岂不是更好?他手里的军队,王家和江流只怕是吞不下,王微就可以趁机捞一手。哪怕只是能弄千把人呢,那也比现在光杆司令强。亏得她以前还对随行而来的禁军抱了几分希望,结果和郑桀的手下一对比,高低立现。不懂军事想当然的她太天真了。听到她的警告,陈玉再次深深弯腰一礼:“奴婢谨遵殿下教导。”……我看你大有可能阴奉阳违!瞪着陈玉的后脑勺,王微觉得他不答应还好,表现得这么温顺乖巧,不用想了,fg已经高高竖起。连她都知道手里有兵的重要性,陈玉这家伙贪婪成性,肯定打起了歪脑筋。再看陈玉不顺眼,他也是王微手里唯一能掌控动用的底牌,王微叹了口气,还想抢救抢救:“本宫是认真的,眼下我们根基太浅。本宫何尝不想借着这个机会捞一把好处,但还没到时候。你要是出了事,本宫不一定保得住。”陈玉虚心接受,连连称是,别提多么的听话了,但王微总觉得他眉宇间带着一股不以为然。看来自己的一番警告他没听进去,唉,这连着多日的风光和吹捧,陈公公也飘了呀。见状王微便没有再继续,她和陈玉的“合作”其实十分微妙,建立在一个无比薄弱的基础之上。她在借着身份地位一点一点逼着陈玉后退,显然陈玉对此很不满,所以一直想甩开她单干。如今忽然局势被王微搅乱,他大概已经按捺不住,想去给自己捞一笔上位的本钱。这个年代的士兵,远远没有什么为了国家民族的高觉悟,说得难听点,有钱便是娘,跟着谁不是打仗。除了少数从小培养的亲兵,大多数士兵都只是以此来混口饭吃。陈玉手里应该有不少钱,大力撒钱下去总有心动愿意跳槽的。理论上确实如此,实际操作……王微没试过,她觉得郑桀他们几个应该不至于那么蠢吧,肯定有千般手段来防止其他人挖自家墙角。要不然郑桀那么大一支军队驻扎在长安城,岂不是早就被人撬光了?然而陈玉现在已经什么都听不进去,王微和他只是塑料情谊,乐得见他吃个大亏。好歹他现在脑袋上还顶着个特使的头衔,应该不至于死掉……吧?随便敷衍了几句打发了陈玉,看他迫不及待离开的步伐,王微甚是心累,也没兴致继续观赏风景,起身回了含章殿。她匆匆的写了个不具名的小纸条,叫来梅儿,让她亲自将纸条送到李有财手里。“记住,一定要是亲自,当面交,待他看了后立刻把纸条收回来毁掉。”“是,殿下。”梅儿已经为王微执行过不少这种没头没脑的任务,好在她十分识趣,从来不问。天天晚上都要利用镜子考验梅儿忠诚度的王微倒是不担心她反水的问题,挥手示意她赶紧去。她到底还是不放心,决心让李有财去盯着陈玉,防止他搞事。“唉,人手还是太少不够用啊。”即便是这么安排了一番,王微还是有种不祥的预感。可是别说陈玉本来就对她好感度不高,即便是王微把他的忠诚度刷满,他是个大活人,有自己的想法,不可能跟打游戏似的一个口令一个动作。王微一直不遗余力的想要扶持候信,就是抱着跟陈玉打擂台,以此来遏制陈玉的意思。但候信虽然聪明也好学,到底太小,跟陈玉不是一个等级。至于其他有能力跟陈玉抗衡的太监……呵呵,基本都在邺城跟着皇帝渣爹。大明宫倒是还有两三个经历过好几朝的老太监,可惜王微好几次语言试探,人家脸上堆笑毕恭毕敬,态度却摆在那里,就是不搭理王微的招揽。也是,换成王微也不会傻不愣登的跟着区区一个前途未卜的公主混。背着手在书房里踱着步子,纵然王微嘴上不说心里却总是暗暗以自己现代人的身份为傲,眼下还是必须承认一件事。她和陈玉搞搞阴谋诡计见缝插针还行,一说到军事和练兵,他俩半斤八两。搞不好王微比陈玉还强点,起码她看过不少讲述打仗的电影和书籍,知道理论和实践是两码事。可陈玉显然是觉得抓抢夺兵权跟宫里搞阴谋差不多,唉,到底是个半文盲,王微以前太高看他了。眼界和经历就在那里摆着,期待一个自小进宫的太监懂这些是她过于强求。“还是得拉拢一个在武将那边有人脉懂这方面的人入伙才行……”这个念头刚一冒出来,王微眼前就浮现出了答案——不是正好有个信誓旦旦好像忠心得不得了的萧弗嘛。他完全满足以上两个条件。“可是,这么做真的不是正中他的下怀吗?总觉得这家伙挖了个坑等着我去跳。”然而自从见面以后他一系列堪称诡异的表现让王微心里总是毛毛的,实在是难以付诸信任。她也曾经试图利用那面镜子挖掘一二,但因为根本没有任何特质性只能漫无目的的瞎问,最后并没问出什么有用的东西。反正萧弗对她没男女之情,似乎从没想过娶她。这样一来王微不免感到更加困惑。左右为难,王微心不在焉的翻了一上午下面送上的奏折。经过这些日子的刻苦学习加上到底不是真正什么都不懂的傻瓜,对照着从崇文馆搜集来的历年档案资料,王微已经慢慢能看懂一些奏折里所奏之事了。不过因为她看的卷宗记载都不是实时更新,很多都是一两年前的东西,所以即便是自我感觉一些奏折可以批示处理,她还是没敢轻易越俎代庖。而且她“秘密”的将本该立刻送去邺城给皇帝批阅的奏折扣下,自己看完了再送走,这件事早就被发现了,只是有陈玉这个“特使”顶在前面,王微打着他的旗号,有能力资格过问的不想多管闲事而已。但王微敢保证,但凡她敢试图代替皇帝批阅做出判断,那些大臣第一个就能跳起来撕了她。其实送到王微跟前的奏折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因为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把奏折送到皇帝御前。而且很多请示待办的事宜送上来之前就已经交给六部传阅,给出了初步的意见和处理办法。皇帝要做的无非是参考一番,再和中书省商议,正式拟定旨意,交由门下省复核,门下省同意,再交回尚书省具体执行。当然,倘若皇帝一意孤行非要坚持,门下省反对了也白反对,皇帝完全可以强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