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第六章
部,在机要室待了两天,偷拍了不少机密文件,还看到了土肥原贤二准备巡视沈阳北大营的电文。
立即决定,刺杀土肥原贤二——这是她记得的为数不多的日本军官的名字。
看小说史料时她以为这个名字是杜撰的,毕竟“土肥圆”,带有讽刺和贬义的,一查资料,没想到还真有此人,是个精瘦的光头,而且还是战后被军事法庭判了死刑并第一个执行的甲级战犯。
她等了好几天,提前埋伏,终于等到了,可惜混乱中一梭罗子弹全打出去,后来才知道,同一辆车里,司机死了,两个副官死了,土肥原却被一枪击中胸口,恰好被肋骨挡住了,到医院一番抢救,虽然伤重,却还是活了下来。
一击不中,再想刺杀就难了,妙芳极不甘心,若是当时有一枚□□,也不会这样功败垂成,只能撤退——一定要火力充足,这个思路一确定,就被妙芳奉为圭臬,成为她日后每一次行动的第一要务。
这次刺杀,终于让她找到了自己可以做的事。
做一个暗夜的独行者。
妙芳拖着瘦骨支离的身体辗转回到上海,因为没有及时治疗和修养了,伤口发炎了,还发着烧。见识了战场的残酷和物资的匮乏,她深知自己剩下的药品远超这个时代,太过珍贵,用一点少一点,也许一颗药一支针剂就是一条宝贵的生命,她不舍得用,便一路强撑着。
杜生本来为了妙芳的大胆肆意十分生气,看到她这幅样子回来又忍不住叹气,待妙芳托盘而出,又对她竟敢孤身刺杀日本高官十分震惊,待听到她说起东北那边的境况和革命军的苦战血战,和未来想要做一个刺杀者的决心,又陷入了沉默,最终只嘱咐了一句:“你好好养几天。”
她却说:“先生,过几天我想去趟欧洲。”
妙芳想了好几天,她想去趟德国,去找找她依稀还记得的那几位发明了青霉素的科学家,提供些研究资金,让原本几经波折差点夭折的青霉素早点问世。
感谢自己曾经是个考据党,看什么入迷了都喜欢查查相关资料。
东北沦陷之后,沈阳就成了日军苦心经营的大本营,一个全面战争的重要跳板,这里的司令部所存文件不仅多,而且极为机密重要,妙芳潜进机要室,她这次出门,带了个十分先进轻便的相机,正好派上用场,趁着没人的时候断断续续地拍,把随身的十几个胶卷都用完了。事情是一时冲动做的,回到上海之后,这些照片洗出来,怎么在暴露身份的情况下送出去就成了问题。
杜镛又叹了一声,认命地给妹子出谋划策。
很快国工两党的情报组织都通过渠道收到了这些资料,来源则假托一个“后羿”的代号——妙芳随口取的,这便是日后大名鼎鼎,让日伪闻名色变的暗杀者“后羿”的由来。
相比之下,妙芳自然更亲近工党一方,与国党的消息传递是完全秘密的,却与工党在上海地区的负责人胡越明见了面。
其中有一个消息,远在莫斯科的中工驻工产国际代表团为了宣传抗日救国和民族统一战线,创办了《救国报》,在莫斯科编辑,在巴黎印刷发行。这份报纸主要发往国内,也有很多各国华侨订阅,影响颇大,日军恼羞成怒,决心派出一组特工,秘密前往法国,与当地小组配合“做” 掉这个报纸。
报纸不能停,而中工在巴黎的战斗力量较为薄弱,多数都是学生和知识分子,无力应付这样有计划有预谋的暗杀行动,当胡越明得知“后羿”不仅神不知鬼不觉地拿到了这些重要资料,还是不久前刺杀土肥原的人,又正好要去德国一趟,就请妙芳伸以援手。
妙芳想了想,也爽快地答应下来,谁让这也是自己找出来的事呢。
不过她还是坚持最初的想法,做一个独行者,以少打多,所以要赶在对方到来之前,做好布局……
虽然想要来法留学是明面上的借口,但看到这样静谧美丽的地方也真的动心了。
可是,现在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程妙芳转了一个圈,想让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能接触到这里让人安宁的空气,她想在以后的岁月里,她一定会偶尔想念这里,这个气息庄重却又活泼的象牙塔。
她把洁白的裙摆转出盛开的角度来,像一朵百合。
明楼正要回家,走在校园的路上,看见一个纤瘦的女孩子正转了一圈,裙摆清扬,在夕阳的金光点点中,这画面竟有一种无法言语的美丽。
美在世界的任一角落,任一时间,只看你是否有幸,是否有心。
他的心里突然浮现了这么一句诗意的话。
然后,那女子翩然回首,看见自己的时候愣了一瞬,便露出一个娇媚的笑来:“嗨,明少,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