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7章:二月

; 这对麻烦的三兄妹终于离开了邯郸,着实让邹赞着实松了口气。

  其部下将领、虎贲郎潘袤与邹赞玩笑道“这下将军可以彻底放心了。”

  “彻底放心”邹赞苦笑摇头。

  他怎么能彻底放心

  就因为那位公主之前天子面前说了句恨三皇子,极大影响了朝中的风向,不知有多少人以为那位公主站在了东宫那边。

  记得前几日,还有一位平日里关系不错的官员私下询问邹赞“将军兄弟几人,会不会因为公主的关系,改变立场支持太子”

  邹赞惊得当即否认“无论是我父亲,亦或是我兄弟几人,都绝不会介入其中。新君之事,自有陛下定夺,我父子几人只效忠于陛下、效忠于国家”

  或又有人询问邹赞“那将军的六弟,新任的左将军周虎、周将军,他会不会因为公主的关系而暗中支持太子倘若如此,将军兄弟几人又会如何对待”

  听到这话,邹赞头都大了,但依旧一板一眼地回答道“我六弟亦不会因为公不会因为任何人、任何事而介入王室内事,这是作为臣子的本份。况且他如今正忙着围剿卧牛山贼以及阻击项宣的叛军,我想他并没有多余的精力来关注邯郸这边。”

  不得不说,邹赞不愧是陈门五虎的长兄,老成持重,一番话说得滴水不漏,让那些前来向他套问消息的人无功而返。

  可惜即便如此,仍有人开始怀疑他的立场,甚至是陈太师与陈门五虎的立场。

  这不,本来出于规矩从不与邹赞有多交集的太子李禥与三皇子李虔,也开始尝试与邹赞接触前者自是希望能趁热打铁,将邹赞拉拢到他那边;而后者,除了同样抱持这个念头,也想破坏前者的打算。

  要知道,陈门五虎原本从不干涉王室内事,这是朝中众所周知的,因此太子李禥与三皇子李虔也不会做出自讨没趣的事,然而因为与祥瑞公主的关系,现如今就连邹赞也被卷了进去。

  头疼之余,邹赞一方面婉言回绝太子李禥与三皇子李虔的拉拢,一方面再次重申立场,但效果说实话微乎其微。

  除了这桩烦心事,等自己带兵离开邯郸后,邯郸是否会发生重大变故,这也让邹赞颇为操心。

  毕竟因为那位公主的关系,如今东宫太子愈发被朝中看好,无疑这会使三皇子李虔坐立难安。

  邹赞毫不怀疑,等到他带兵出征之后,太子李禥与三皇子李虔势必会为了争权夺利而大打出手,介时朝中局势必然会变得愈发混乱。

  实在不行,介时只能请父亲回邯郸坐镇了。

  邹赞心下暗暗想到。

  二月初二,在得到天子允许的情况下,邹赞率军出征。

  此番出征,邹赞总共征调了八万军队,除了五万太师军,他还分别从河内、巨鹿、河间三处抽调了各一万军队。

  说实话,晋国大河以北的各郡,其实并不止这些兵力,哪怕征调个二十万也绰绰有余,关键是军粮供给不上。

  因此邹赞决定初期先率八万军队前往山东,后续再看情况逐步调兵。

  总而言之,只要粮食能跟上,兵力基本上也能跟上。

  而在此期间,祥瑞公主的车队则先回到了邺城,与后来追上车队的李奉、李勤兄弟一同回到了邺城。

  邺城侯夫妇自是希望女儿能在家中多住一阵子,然而公主却似乎急着回颍川。

  也是,邺城的家中多闷呀。

  邺城侯夫人又气又无奈,而邺城侯却依旧是那副笑呵呵的模样。

  二月中旬,公主的车队踏上了返回颍川郡的旅程。

  大概日左右,公主还未回到许昌,李奉派出的亲信,却已带着后者的书信,先行一步抵达了颍川舞阳,将书信交到了此时仍在舞阳县剿贼的赵虞手中。

  在这封信中,李奉将邯郸发生的事告诉了赵虞,顺便表示他继续关注邯郸的变故。

  什么变故

  无疑指的是太子李禥与三皇子李虔之间的争斗。

  在仔细看完李奉的书信后,赵虞独自一人在中军帐内沉思。

  总得来说,公主这回还是比较听话的,听取了他的建议,没有做多余的事,只是用那句恨三皇子稍稍暗示了一下立场,就像李奉所说的,这就足够了。

  姑且不论当今天子是何想法,至少在朝中,东宫太子是因此沾了光,愈发被人看好,而三皇子李虔这边的声势则逐渐低迷。

  在这种情况下,三皇子李虔想要扭转劣势,那是相当不易的,除非有一股巨大的外力介入其中,比如他母亲娘家,凉州杨氏。

  当然,若是凉州杨氏也出手了,那就意味着皇位争夺到了最白热化的时候。

  不知那凉州杨氏,可有胆量来个兵谏

  舔了舔嘴唇,赵虞心底颇有些兴奋。

  毕竟,倘若凉州杨氏胆敢用兵谏的方式来助三皇子李虔扭转劣势,那邯郸,甚至是整个晋国,可就彻底乱套了。

  仔细想想,这也并非没有可能,只要陈太师与陈门五虎所率领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