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1章:对峙汝南(二)

溃了荆楚义师与他长沙义师的主力,就连他长沙义师的渠帅关朔,亦不幸命丧于此役。

  当时项宣并未参与这场仗,他只是听后来溃逃至长沙郡的荆楚义师与长沙义师将士所言,南阳义师当时最先被击溃,因此没能赶上荆楚义师与他长沙义师主力的突围行动,只剩下一些残兵败将深陷南阳。

  那时就连项宣也觉得,南阳义师估计是亡了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时隔一、二月,原以为覆亡的南阳义师,居然出现了回光返照的一幕曾在乱军中不知所踪的渠帅张翟,居然还活着,且抢在王彦对他们展开全面搜剿前,迅速聚拢了仅存的兵力,与王彦率领的南阳军展开了游击。

  在得知这个消息时,项宣先是一喜,但旋即,心中的欢喜便立刻冷却下来。

  因为他可以断定,就凭张翟剩下那点兵力,根本无法突破王尚德与王彦兄弟二人的封锁,更不可能间跨南阳、南郡两个郡撤退到他长沙郡。

  这支残兵败将,注定要覆亡。

  随后的事实证明了项宣的判断当时已驻军南郡荆楚的王尚德,甚至都没有派兵回援,就单凭着南阳郡本土的那点南阳军,王彦便将张翟那点人逼上了绝路。

  此后,张翟那股人马就失去了音讯。

  有人说,张翟这股兵力被王彦剿灭了,也有人说,张翟率领着仅存的南阳义师投奔了卧牛山,对此项宣既不知具体,也不看好。

  想想也是,就算张翟带着仅剩的那些人逃入了卧牛山,没有充足的粮食,又能苟活几日呢怕是连该年的冬季都熬不过去。

  基于这一点,尽管项宣对此感到遗憾,却也不再费心关注这支残存的南阳义师了。

  而那一年南阳义师在逃入卧牛山后,也从此失去了消息,大概是在那年的冬季崩解覆亡了。

  然而出乎项宣意料的是,那支南阳义师居然熬过了该年的冬季,甚至于在次年也就是去年的年中,逐步派人在南阳郡境内展开了鼓动,鼓动那些被南阳军强行征收粮食作为军粮的当地百姓反抗官军。

  事后得知这个消息,项宣简直惊呆了。

  没有粮食的南阳义师,他们是如何熬过整个冬季的毕竟据消息所言,那些南阳义师的义士们当时仍保持着高度的自律,并未做出抢掠平民的事。

  这意味着什么

  这岂不就意味着那支南阳义师并不缺粮呗

  可问题是,他们从何处得来的粮食

  当时有个说法是,那支南阳义师是从卧牛山群贼那边抢到了足够的粮食,但项宣却总感觉这个解释过于牵强。

  要知道南阳义师当时就只剩下几千老弱伤卒,既没粮食又没伤药,逃入卧牛山后,饿着肚子、拖着伤躯,居然打赢了卧牛山上的群寇倘若卧牛山群寇果真羸弱到这种地步,早就被南阳、颍川、汝南三郡剿灭了。

  因此更合理的解释是,南阳义师当时从某种渠道得到了粮食与伤药。

  而当时最有可能做这件事的,便是辖地紧挨着卧牛山的舞阳县尉秦寔。

  没错,一开始的时候,项宣以为是秦寔暗中帮助了南阳义师,但仔细想想,他就觉得不对劲。

  毕竟秦寔只是一名县尉,就算沾了周虎的光,在舞阳县享有极大的权力,也可能在不惊动其他人的情况下偷运一批足以养活数千人的粮食吧

  他可是降将啊

  就算周虎再器重他,起码也得在其身边留几个眼线作为保障吧

  更别说,王庆当时就驻军在召陵,距离舞阳县就只有一日路程,秦寔当真如此仗义宁可自毁好不容易被赦免的大好前程,也要冒着极大的风险暗中帮助南阳义师

  彼此同属长沙义师,凭着对秦寔的了解,项宣认为他不至于会为了南阳义师做到这种地步。

  除非

  秦寔的行为其实并非是冒险。

  比如说,他得到了某个人的授意,某个周都尉。

  退一步想,倘若果真是那周虎暗中授意,或者默许秦寔暗中帮助南阳义师,那么,秦寔自然不会被视为背叛而遭到处置

  反正,项宣绝不相信南阳义师能凭他们当时那种凄惨的局面从卧牛山群贼口中抢粮倘若真有这份实力,何必逃至卧牛山直接从南阳军手上抢粮不是更快么

  总而言之,尽管没有什么决定性的证据,但项宣还是怀疑是周虎暗中拉了南阳义师一把。

  这是说得通的,毕竟据项宣所知,周虎当年曾欠张翟一个人情,再加上此人对他义师的宽待处置,暗中拉张翟一把,助其熬过难关,倒也并非不可能。

  只是这样一来,那周虎的立场就愈发难以判断了。

  这厮到底是站在哪边的

  坐在屋内一张椅子上,项宣仰头靠在椅背上,伸手捏了捏有些发酸的山根。

  此时他的耳畔,仿佛隐隐响起了新江东义师那位赵渠帅的建议。

  年后,在击退了王尚德之后,他曾与赵伯虎商议进兵的战略,当时,他曾提及颍川的周虎。

  记得那时,赵伯虎的神情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