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2章

  听到殷青山夫妻打算给她招赘,赵丽芳在心里幸灾乐祸了一下,毕竟她这三年之所以这么辛苦,就是因为没有胆量去挑衅殷秀成这个原著第一大反派。现在大反派的爹娘要坑他,赵丽芳自然心头暗爽。

  不过,也就只是暗爽而已,赵丽芳绝对不会答应招赘。万里长征都走到了最后一步了,怎么能功亏一篑?

  作为读者,赵丽芳对殷秀成的印象就是阴狠凶残,睚眦必报。在看书的时候,觉得这样一个人人敬畏的大反派,就跟在女主身后,永远用执着炽热的目光注视着女主,还是挺带感的。

  可是当她自己变成了大反派的前妻,成了剧情中大反派重点报复的对象时,这样人设的大反派就变成了悬在她头,还是要趁着他们老两口还能动弹,多干点活,多挣点工分,攒点家当,毕竟以后三个孩子花钱的地方多着呢。

  赵丽芳并没有表示异议。她并不是一个怕吃苦的人——别人眼里她顺风顺水的人生,难道不是她一点点拼搏得来的吗?这世间的苦并不只有体力劳动。弹琴不辛苦?练舞不辛苦?练字不辛苦?背书刷题不辛苦?

  这三年她越辛苦,回头她提出离婚时越没有被人攻击的理由,被大反派憎恨的可能性就越小。

  所以,三年来,后山村大队所有社员都亲眼看着秀成媳妇从最开始的偷懒娇气,一变而成为勤劳吃苦的典型。提起秀成媳妇,谁不是竖起大拇指?

  现在殷青山受了伤,殷老太要照顾他,老两口请假谁也说不出什么来。老两口在家带着三个孩子,赵丽芳去上工也放心了。

  赵丽芳收拾干净,脚步匆匆赶到大队部,正看见大队会计李红卫从办公室出来,拿着一根铁棍。这是要去大队部前面那棵大槐树下敲钟,宣布上工时间到了。

  等到社员们都来齐了,叼着长烟杆的队长李土根才开始排工。

  赵丽芳被分去和泥。

  后山村所在的红旗乡方圆数十里,土质特殊,适合制作水缸、水罐这些陶制品。周围数百里的供销社,都到红旗乡批发购买这些陶制品。这也是红旗乡的一大支柱产业,毕竟谁家不需要水缸、罐子、陶瓷大碗这些日常用品呢?

  后山村自己就有一个专门的生产小队,专门负责制作这些陶制品。能够独立制作陶制品的社员,每天只要完成足够数目的产品,就能拿到最高的工分。

  在赵丽芳看来,后山村的陶制品小队已经有点流水线的雏形了。和泥就是这个流水线中的重要一环,泥的好坏对于产品的质量有直接影响。

  负责和泥的人不仅不能怕累,而且还要有耐心。

  陶制品生产小队的工作场地在村北的后山,被社员们称为窑厂。山壁上挖了几个窑洞,就是他们的工作间。

  赵丽芳在窑厂领了木锹,跟着搭档开始挑水和泥,中午饭都是在窑厂吃的。和泥是个辛苦活,不偷懒地干一上午还是很累的。在粗面面条里偷偷滴了两滴灵水,赵丽芳吃完饭,才觉得精力恢复了许多。

  下午继续干活,一直到下工的钟声响起。

  回到家里,殷老太已经带着孩子们做好了晚饭,一家人坐在堂屋的八仙桌旁,说说笑笑地吃饭。

  这样的日子和赵丽芳以前过的日子没有太大不同,以至于赵丽芳根本没想到,殷青山老两口提起的招赘竟然是认真的。

  没过几天,赵丽芳下工回家,就看见自家院子里有个男人在和煤。

  后山村家家户户都是烧煤的,不过不是用煤球,而是用湿煤。要把煤粉、黄土按照一定的比例兑上水,搅拌均匀。黄土少了不粘,煤粉少了火力不够。

  弄得不好的话,把湿煤往灶眼里一填,火就得给压灭了。

  往常这活计是殷青山干的,这些天殷青山受了伤,就是赵丽芳在干。

  这会儿怎么会有一个男人在她家里和煤?难道是殷秀成回来了?赵丽芳站在院子门口,微微皱起了眉头,不像。

  她记得书里说,殷秀成个头很高,得有一米八多。眼前这男人虽然肩膀宽,看起来很结实,可是个子恐怕也就是一米七的样子吧?

  就在她打量男人背影的时候,殷老太从厨房走了出来,看见了赵丽芳:“丽芳回来啦!”

  听到殷老太的声音,弯着腰的男人立刻挺直了脊背,回过头来看向院子门口。

  这不是住在村口的李大牛吗?李大牛家里只有他和老爹两口人,老爹常年卧病。李大牛老实勤快,挣的钱却全都花在了给老爹看病上,都二十三岁了,连个媳妇都说不上。

  赵丽芳目光敏锐,看见了李大牛黝黑的脸和脖子都在发红,看着自己的眼神也直直的,立刻明白了这是怎么回事。这老两口来真的啊!

  她还没斟酌出合适的话,刚向前走了几步,李大牛就已经落荒而逃:“婶,婶子,俺,俺,先走了……”

  院子里剩下一片安静,殷老太的脸上表情很复杂。

  赵丽芳深深吸了口气,大声宣布:“娘,俺心里只有秀成!”为了保证这种事情再也不会发生,她又补充了一句,“别的男人,俺都不要!”

  殷老太一把抓住了赵丽芳的手,泪水在脸上纵横:“丽芳,俺也不舍得你啊……可是谁让秀成他……不在了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