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隋炀帝修大运河,不会有人捣乱.

利益诉求,就是打通南北通道,加强对南方的控制。”

  “站在这个点上来说,可以说是君臣一心,该给民夫的福利虽然不一定给到位,但绝对不敢弄成民不聊生,官逼民反的程度。”

  “毕竟,孰轻孰重,他们都是分得清的。”

  “在南北通道没有打开之前,他们是不会对杨广下狠手的。”

  “更不会严重的压榨民力,让大运河工程发生暴乱,因为如果一旦发生大的动乱,200万民夫造反,直接就会阻塞南北通道。”

  “到时候,南方又将割据自立。”

  “这不符合与关陇门阀的集体利益,关陇门阀就是要让杨广先把盘子做大,等把南北通道打开后,再瓜分更多的土地和财富。”

  “杨广在他们眼里,就是工具人,他们可以一边帮助杨广修大运河,一边在薅杨广的羊毛。”

  “要是弄到官逼民反的程度,那又要重新征战四方,不符合关陇门阀的利益。”

  ......................

  朱棣心中一动,这是要考察皇帝的业务水平吗?

  他询问了儿子之后,沉思一会,总结出了第三点。

  诛你十族(盛世雄主):

  “第三,就是死了250万人,还没有发生农民起义,这不符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现实。”

  “那个时候,连年战争,百姓在刀口舔血,王朝更迭速度奇快,没有哪个人会对王朝死心塌地。”

  “只要见势不妙,不是逃跑就是造反。”

  “而且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的思想是极端自由的,现在所说的魏晋之风,就是因为他们常常做出令人瞠目结舌的事情。”

  “比如说,女装大佬,果体长奔,坟头蹦迪等等行为,在哪个时代,真是司空见惯,后世的人都没有他们会玩。”

  朱棣心说,那个时代才是副业横行,主业荒废。

  我们老朱家,估计还比不过人家呢!

  啥时候,应该谈一谈按个时代的奇葩君主。

  ...................

  汉武帝也感觉有趣,眼神一眯,微微一思索,立刻就想到了第四点。

  虽远必诛(千古圣君):

  “第四,如此大规模的人口聚集,如此残暴的苛政,还没有官逼民反,不符合炎黄历史的规律。”

  “要知道:

  “陈胜吴广起义,是因为900个人被发往戍边,遭遇大雨,唯恐被处死,所以发生农民起义。”

  “汉高祖刘邦呢,是因为带着500个劳役,无法按时赶到,害怕被处死,所以直接反了。”

  “这才区区不到一千人,害怕被杀头,就直接造反了。”

  “你看看隋朝大运河,200万人口的聚集,死了250万人,这拉尸体的车,排成了长龙,这些人还能安心劳动吗?”

  “按照这样死法,早就人心惶惶,流言四起,傻子才会继续干活!”

  “他们手里都有工具,有锄头铁锹,爆发起来,200万人的洪流,还怕什么?”

  “就是十万人精兵,也不一定能顶得住。”

  “可是大运河却修成了,可以用波澜不惊来形容。”

  “所以,这又是一个逻辑漏洞。”

  ........

  聊天群,皇帝们都感觉找到了知己,有种惺惺相惜的感觉,这才是行业交流***流的都是内行人的信息和观点。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