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章 628.李隆基,我没有拆家,所以这功劳算我的!(4500字,求订阅)

  长生殿主李三郎:

  “这还用说吗?”

  “那李世民拍马也比不上李隆基呀。”

  “果然大家的眼睛都是雪亮的。”

  ……………………

  李世民此刻真是要崩溃了,他最怕的就是这种历史的纵向对比,这把每一个人执政的缺点都会暴露出来。

  李渊眼中满是不屑。

  秦王,你看看,你改史改的再牛逼,你也改不掉自己犯下的大错!

  就处理蝗灾这件事情上,你李世民连李隆基都不如。

  这你还有什么好说的?

  …………………………

  武则天现在都懒得去说李世民了,这明眼人一眼就可以看出,李世民当时处理关中蝗灾时,他到底是有多么的被动。

  此刻她只关心姚崇的功劳到底有多大?

  幻海之心(千古一帝,世界霸主):

  “姚崇灭蝗虫,这个功劳有多大呢?”

  “陈通,你可要好好的评估一下!”

  ………………

  刘邦,汉武帝,甚至包括李世民此刻都紧盯着聊天群,姚崇的这个功劳,陈通到底怎么评价呢?

  陈通略一思考,直接疯狂的敲击键盘。

  陈通:

  “姚崇灭蝗虫,可以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这是一个千古功业。”

  ………………

  什么!?

  皇帝们当时就惊呆了,他们虽然对姚崇灭蝗灾的这种行为极力赞赏,认为他应该是一项大功劳。

  可是无论如何,他们都没有想到这会是一个千古功业。

  最为震惊的那就是李世民,他心心念念想要的千古功业,一个都没有!

  结果,姚崇人家就可以留下千古功业。

  这你到哪里说理去?

  千古李二(雄主罪君):

  “这怎么算是千古功业呢?”

  ……………………

  陈通立刻解释。

  陈通:

  “姚崇在儒家思想统治的那个时代,力排众议,消灭了蝗灾,推行了这种灭蝗灾的方法。

  保证了大唐的粮食产量。

  这叫什么?

  这就是人定胜天!

  这在当时来说,为唐朝处理蝗灾制定了一个标准的模板,后面的唐朝皇帝基本上都是按照这种方式处理的。

  最重要的是,姚崇处理蝗灾,他为后人,提供了最为有力的理论依据。

  就是儒家,他都无法撼动姚崇灭蝗灾的这种方法。

  因为姚崇就是先贤,學习姚崇捕杀蝗虫,在儒家可以解释为:效法先贤!

  因此,在姚崇以后的唐朝,甚至是儒家思想更为风行的宋朝。

  都没有人敢来反对姚崇治理蝗灾的这种方式。

  从此之后,很少有人再用天人感应来制止人们捕杀蝗虫。

  姚崇的这种方法,不光挽救了大唐的千万子民。

  更是在之后的历史长河中,拯救了亿万炎黄子民,让他们免于遭受蝗灾的肆虐,让他们可以在蝗灾发生的时候,用最为科學有效的方式防治蝗虫。

  所以我认为,姚崇这项功绩,他绝对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

  朱棣眼中大亮,现在他才觉得姚崇算是一个千古名相!

  诛你十族(盛世雄主):

  “人无完人,姚崇身上虽然有很多缺点,但功劳也是实打实的。”

  “这个唐朝的四大名相,那才实至名归!”

  “这的确应该算是千古功业。”

  “在历史长河中,因为姚崇的这项政策而受益的人,那何止亿万?”

  “蝗灾,那可是封建王朝最为严重的灾害。”

  “老百姓有一个风调雨顺的好年景不容易,好不容易碰到了风调雨顺的年景,又遭遇到了蝗灾。”

  “真是太苦了!”

  ………………

  刘邦,杨广,汉武帝等人都是连连点头。

  杀白蛇的不都是许仙(诡道圣君):

  “姚崇这个捕杀蝗虫的政策,不但可以在开元时期推行,更重要的就是为后人提供了效法的对象。”

  “这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