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625.李隆基的骚操作,丞相负责制!(四千字大章,求订阅)

msp;“我就给你这样来举例,李隆基采取的制度,就相当于聘请了一个职业经理人,请人来当他公司的ceo。

  而李隆基就是这个公司的董事长,但他却不会过问公司的日常管理。

  那么问题就来了,每一任ceo,他都有自己的领导方式,他都会有自己强烈的个人意图。

  这种ceo换的越多,那么整个公司的规划那就越乱,今天觉得主攻这个产品,换一个ceo,又改成了设计那种产品。

  这样换来换去,那这个公司的资源全都被浪费了。

  李隆基时期就是如此。

  姚崇,宋璟,张九龄等一系列丞相,他们都有着非常鲜明的个人执政特色,上台的第一件事儿就是否定前面的政策。

  这样只会造成资源浪费,只会让政策朝令夕改,完全达不到积累国力的作用。

  所以李隆基时期,任命的丞相越多,政策换的就越多,光是把这些政策从上到下普及一遍,那都得要花大量的时间和资源。

  所以,他这种丞相问责制,其实就应该跟现在的企业管理一样,选择一个比较靠谱的ceo,一直用还可能好一点。

  我们再看一看武则天的这种群相制度。

  武则天的群相制度,用企业来举例,武则天就是董事长兼ceo。

  她既是王朝的拥有着,又是日常管理的决策者。

  这种制度下,

  王朝就会有一个非常清晰的长远计划,而这些丞相只不过是部门的总经理,比如什么销售部,企划部,财务部,投资部等。

  任何丞相上台之后,他只是为武则天的政治蓝图添砖加瓦。

  武则天只需要挑选那些能够让她政策发挥最大作用的丞相,帮她实现她想要完成的既定目标。

  那这样的话,不管是有多少丞相,武则天时期的政策都不会变。

  她选择一个好的丞相,那么王朝发展的速度就会加快。

  他选择一个差的丞相,那么这一块发展的速度就会减缓,甚至倒退,那武则天就可以把这个丞相给干掉,再换一个能力更强的!

  所以在武则天朝代,丞相换的越多。

  这种制度下,丞相淘汰的越多,这只会让武则天执政时期,整个朝廷对于资源运用的效率更快,更能筛选出优秀的丞相。

  这就是两种丞相制度的不同。

  所以,任何制度,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光看表面。”

  ………………

  崇祯这才明白,武则天时期的丞相制度到底跟李隆基时期有什么区别。

  看懂这个之后,顿时觉得受益良多。

  自挂东南枝:

  “这李隆基真是在乱搞啊!”

  “武则天这种群相制度,那不管是在加强皇权,还是在执行统一政策的时候,都是非常有利的!”

  “可以最大化的保证政策的一致性。”

  “再看看李隆基,他搞出的这个丞相负责制,那简直就是让丞相们自由发挥。”

  “这换的越多,政策就会越乱!”

  “怪不得李隆基的开元盛世会穷成那样!”

  “天子还需要饭。”

  “这是自己作的呀!”

  ……………………

  杨广满眼的鄙视,他最看不上的就是李隆基这种蠢货。

  基建狂魔(千古狠君):

  “李隆基这种白痴也真是没谁了,硬是把好的政策给改成了垃圾!”

  “他的这种丞相负责制,容错率太低,只要执政期间的主丞相是个废物,那必定会祸国殃民。”

  “比如宋璟,比如张九龄。”

  “但武则天的群相制度就不一样了,这种制度的容错率非常高。”

  “根本不怕这些丞相里谁出问题。”

  “就算这些丞相里面有谁出了问题,那对整个王朝的政策也没有太大的影响,只需要把这个丞相换掉就行。”

  “这两个制度,高下立判!”

  “所以废物就是把好的制度,越改越差。”

  ……………………

  皇帝们此刻对李隆基都充满了鄙夷,这真是把武则天的制度给玩废了呀!

  李世民更是暴跳如雷。

  他一生都在想着如何加强皇权,可惜因为实力不允许。

  结果这李隆基倒好,皇权本来非常集中,结果他硬是给自己弄出了一个权臣,把丞相的权力提高这么大。

  这真是的反套路操作之王!

  千古李二(雄主罪君):

 &em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