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567.秦末的最大矛盾,就是新旧两种观念的碰撞(求订阅)

解决的问题。

  这个问题就是因为秦始皇推行思想大一统而产生的。

  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虽然是造福千古的丰功伟业。

  但是,秦始皇也在消灭六国特有的文化传统,随着书同文,车同轨的深度推行,六国的子民不甘于被秦朝同化。

  他们仇秦的情绪就会越来越强烈。

  六国子民身体上受到了秦朝的统治,思想上受到了秦朝的同化,他们感觉自己不但从身体上不属于六国,就连思想上也不属于六国了。

  这个时候,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都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移风易俗,可不是那么简单的。

  而刘邦也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一点,他知道随着仇秦情绪越来越强,必然有一波席卷天下的大乱。

  而到那个时候,刘邦就必须要站队了,他要么就站在秦始皇一边,做一个维护秦朝统治的秦吏。

  要么,他就站在楚人一边,成为反秦的首领。

  而刘邦可是一个非常现实的人,他要的是更大的利益,他这个时候就要顺势而为,站在楚人一边。

  秦末大乱的时候,为什么六国第一个要杀的就是县令和郡守?

  那就是因为他们仇恨秦朝,仇恨这些帮助秦朝统治他们的人。

  而刘邦这个时候放掉囚徒,就是在站队,就是在立人设,等到日后大乱的时候,那他就成了楚人眼中的英雄!

  成了反抗秦朝的先驱者。

  在秦朝统治还稳固的时候,他刘邦都敢举旗造反,那么等到秦朝统治土崩瓦解时,还有谁敢质疑刘邦?”

  ……………………

  朱棣此刻都懵了。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刘邦简直太可怕了。

  而秦始皇接下来的话,就直接验证了他心中的想法。

  大秦真龙:

  “陈通,你果然会给我很多惊喜。”

  “以前都没有人给我提到过这个角度。”

  “不错,秦始皇统治时期,的确存在着非常大的隐患,那就是进行思想大一统的时候,必须车同文书同轨,移风易俗,同化六国。”

  “想要杀死一个人很简单,但想要改变一个人固有的观念那却非常难。”

  “随着秦始皇思想大一统的进行,仇秦情绪必定会与日俱涨。”

  “秦始皇在的时候,很多人还顾及到秦始皇扫灭六国的武威,不敢有所动作,可是等到秦始皇一死,不管是谁继位,那必然会引起一场巨大的动乱。”

  “这就是历史的必然。”

  “秦始皇知道,六国贵族也知道,所以他们早就紧锣密鼓的准备,就等着这一天的到来。”

  “陈胜,项梁,张良,陈余,张耳,田家三兄弟,那一个个都磨刀霍霍。”

  “就等待秦始皇驾崩。”

  “这也是秦始皇追求长生的一个原因,他不想看到自己辛苦创立的江山基业,在死后付之一炬!”

  ……………………

  皇帝们倒吸一口凉气,原来秦末最大的矛盾是在这里,并不是什么农民和地主的矛盾!

  而是在思想大一统过程中,大一统思想以及分裂思想,所带来的新旧两种观念的碰撞。

  更有新的社会秩序和旧的社会制度的碰撞。

  岳飞此刻对这些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君王佩服不已。

  怒发冲冠:

  “陈胜起义怎么看都是有所预谋的。”

  “他有事先准备诛杀何不搏。”

  “这也是看准了天下大势,早做准备的,要不然,怎么可能筹划的如此周密!”

  “从打探信息到谋篇布局,这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

  “我现在也相信了刘邦是提前准备。”

  ………………

  杨广,武则天等人都认同这种看法。

  但李隆基却不这么认为。

  长生殿主李三郎:

  “我始终无法相信刘邦能够提前预测,还可以提前站队。”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