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节 深入现实
第一百一十八节 深入现实
“我能跟你比么?”冯明凯有自知之明,虽然自己比对方年龄还要大一点,但是***不同,经历不同,也就决定了命运绝不会相同,“但是我会努力向你学习,向你靠近。”
“唔,孺子可教。”赵国栋***着老气横秋的话语一把揽住冯明凯的肩膀,脸上复杂感慨的神色变得有些怅惘,“我们这一届里,似乎就咱们俩和萧致远走上了这条路,萧致远这家伙混得不差,在全国青联里也渐渐混除个人样来了,估摸再有一段时间也要下地方了。”
“嗯,萧致远和我联系过,老板还在当市委副***的时候萧致远到黔阳来过,那时候他刚到青联没多久,我们在一起吃了一顿饭,之后也一直有联系,不过我感觉致远好像一直对你有些敌意似的。”冯明凯感觉还是相当准确的,“是不是你们俩在某些方面有过冲突,不会只是那一回同学会结下的梁子吧?”
“至于么?一场同学会,说难听的一点,就是混得好的向混得差的展示炫耀的舞台,弄得都变了味儿,想要回忆一下往昔的峥嵘岁月都夹杂了权力和铜臭味儿,倒胃口。”赵国栋无可无不可的道:“致远这人要说性格不差,也适合在仕途上打拼,唯一一点就是心胸小了点儿,总喜欢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心胸小了点儿?”冯明凯眨巴眨巴眼睛,一脸诡异的笑容,“同学会上你抢了人家风头不说,还虎口夺食,换了谁,也都咽不下这口气不是?没给你当场急眼算不错了。”
“啥虎口夺食?”赵国栋装疯卖傻。
“哼,别给我说米娅和你没有一腿!寇苓我也是这几年没见着,见着了三两句话我就能琢磨出她跟你上过床没有。”冯明凯瞪了赵国栋一眼,“别班上两朵***都给你给嚼了。”
“去你的!”赵国栋推搡了冯明凯一下,心中却是大为佩服冯明凯的锐利目光和嗅觉:“米娅来你这儿了?”
“嗯,看她模样现在过得挺滋润,飞来飞去,不过就是孤身一人,说起你,我感觉那脸色都有些变化,嗯,用啥词儿来形容?就是那云蒸霞蔚白里透红的味道,那目光里也是盈盈流淌,不用猜,你们这对狗男女没滚在一张床上才怪。”彭明凯言语之犀利直接,简直深入骨髓,“萧致远若是在场,只怕活吞了你的心思都有。”
“得了,得了,明凯,你就别借题发挥了,致远早就看我有些不顺眼,这谁都知道,和这些风花雪月的事儿无关。”赵国栋既不承认也不否认,只是一带而过。
“哼,露馅了吧?风花雪月,在你眼中是风花雪月,你就不知道会给别人带来什么?还有国栋,我还是得提醒你,你现在身份不一样了,得注意点儿这方面,米娅在沪江那还好说一些,但是在你们宁陵可千万别出这些绯闻,我们老板对这方面极其反感。”冯明凯善意的道。
“呵呵,明凯,我知道,幸好你们周老板不是我的明天就要去毕节那边,让自己帮他弄辆车,弄车当然不是问题,但是一行人都是女孩子,这就有些让冯明凯有些担心了,另外几个女孩子看赵国栋的目光也是飘忽闪烁明显有些隐情,这让冯明凯在佩服赵国栋魅力超群的同时也是大为担心,这小子别千万把持不住出点啥毛病,万一真的被别人拿住把柄,或者被那些个有心计的女孩子给算计了,那可就真的出乱子了。
不过赵国栋这小子虽然表面上看不出啥,但是心思也绝对不粗,应该考虑得到这些问题才对,千万别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就行了。
赵国栋并不像冯明凯想象的那样不堪,走一趟毕节也只是不愿意让几个女孩子失望而已,但是这一趟走下来,黔南偏僻地区的穷困还是让他有触目惊心的感觉。
黔南资源并不匮乏,但是怎样合理的开采出来,并且能让这份财富为当地民众所享受,这是个问题。
从路上来来往往跑的轿车就可以看出一般,***车不少,就算是奔驰宝马也不少见,而且个个号码都是一流顺儿的8字或者6字,下来的人也都是意气飞扬,但是格调低俗,一看就知道是真正的土鳖暴发户,据童郁所说,这些都是家乡的矿老板们,连地方上那些个政府大员们也对这些个老板们礼遇有加,因为是他们撑起了地方财政收入。
而这些地区环境破坏的严重情形也让赵国栋感到震惊,相较于安原那边,这边地方政府对于发展经济的渴望已经到了不顾一切的境地,而地方上的穷困程度也同样让人感到深度压抑。
越穷越想发展,越想发展就越不计后果,而不计后果的最终结局就是带来更大的恶果,等到日后你想要弥补回来,那就需要付出千百倍的代价,甚至千百倍的代价都难以挽回。
童郁的老家在黔西北这个最偏僻的旮旯里,她的父亲是这个镇里一个政府干部,当大切诺基裹挟着满车的泥浆开进这个小镇时,并没有引起多少人关注。
赵国栋已经开出了一身大汗,这个山区县的道路状况实在太糟糕了,即便是以赵国栋的车技,大切诺基的底盘也是磕磕绊绊的被擦挂了不下十次,有两次车轮更是直接被卡在了石缝中,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算是挣扎出来,车轮胎上斑斑伤痕让赵国栋琢磨着是不是回去之后该怎么像冯明凯交待,这车是黔阳市交通局的,通过冯明凯的关系借来的。
车上坐着的四个女孩子也都被颠得七荤八素,只有童郁表现好一些,大概也是对这种状况有些适应,只是一年回来这么一遭,还是有点招架不住。
瞅了一眼脸色有些苍白的童郁,赵国栋望着面前这个有些破落的镇甸,“这就是你的老家?”
“嗯,我从小学到初中都在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