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节 诡变
第六十二节 诡变
赵国栋自然没有想到眼前唐耀文会有如此多的想法,他的心思已经飞到了北京。
在向市委常委、秘书长尤莲香请假时,尤莲香明确告知他后天的全市经济工作分析会他和唐耀文必须参加,缺一不可,祁书记要在会上亲自作分析,而且省委还有一系列人事变动要在会上宣布。
赵国栋当时吃了一惊,他隐约得知蒋蕴华的工作将会有所调整,没有想到来得如此之快。
随后与蒋蕴华的联系中,赵国栋才知晓蒋蕴华将调到省委宣传部任常务副部长,正厅级干部,而蒋蕴华的副书记一角则是金永健和严立民在竞争,暂时还不清楚二人谁将最后胜出。
这一事情又让赵国栋原本相当不错的心情打了一个折扣,蒋蕴华这个位置相当重要,对于自己的发展帮助也相当大,而他一旦离开,则必然让自己的政治前景蒙上一层阴影,尤其是在严立民还很有可能上位的情形下,这种危险就更加凸显了。
如果说金永健担任这个分管党群的副书记还要好一些,赵国栋和金永健虽然关系一般,但是两人之间没有啥宿怨,而严立民一旦坐上这个位置,那也就意味着原本现在已经有一点被自己拉过来的鲁达风向又会发生变化,这对于花林县来说不是好事情。
赵国栋倒不是惧怕严立民,站在现在这个位置上,就算是严立民担任了市委副书记,他也没有能力让自己卑躬屈膝了,只不过花林日后工作难免会受到很多掣肘和牵制,作为分管党群组工的副书记对于县里边各项工作指手划脚的机会实在太多了,而且严立民如果真的上位,省委不可能不征求祁予鸿的意见,这也就意味着严立民的上位是获得了祁予鸿的支持,这才是最麻烦所在。
纵然自己也和祁予鸿建立相对良好的关系,但是在公事上,尤其是日常工作中,在严立民和自己发生冲突时,祁予鸿绝对会毫不犹豫的站在严立民一方,从维护市委威信的角度来说,他都必须这样作。
赵国栋在星期四的中午就正式获知了正式而准确的消息,蒋蕴华调任省委宣传部任常务副部长,穆刚调任即将面临撤地建市的千州地区任地委副书记、专员,严立民任宁陵市委副书记,原建阳市委常委、景湖区委书记陆剑民调任宁陵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原绵州市人民法院院长蓝光调任宁陵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赵国栋相信这一系列的人事变动对于绝大多数宁陵市的处级干部们来说都和自己一样,提前一天或者半天就已经知晓,只不过知晓归知晓,他们也只能坦然面对,只要不是从七县二区的一把手们产生市领导,他们都可以相对平静的对待,这九千人落户花林购房、消费甚至投资等带来的种种拉动作用。
实际上伴随着这九千人落户指标而来的远不止这九千人,不少一家五六个人都只办理了两个或者三个人的转户手续,尤其是老年人更是基本上没有转户,而中青年特别是小孩则是毫无例外的都将户口转到了花林。
根据县公安局的统计,花林县城内仅这半年常住人口就增加了超过两万人,而旧城改造的拆迁房和商住楼的陆续竣工使得原有居民和外来居民都正好接上了这个趟,而这也直接带动了花林县城内各种商品零售的消费大幅度上上升,花林县城的老居民从来没有觉得花林县有现在这样热闹过,花林县公安局也紧急向县委县政府打了报告请求增加县公安局警察编制,以满足日益复杂的社会治安需要。
所以这一切的深刻变化就源于当初赵国栋的大胆甚至可以说是妄为,虽然罗大海和赵国栋在市委常委会上被骂得狗血淋头,但是其给花林县城带来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而这顿臭骂一样丝毫没有影响到罗大海和赵国栋的升迁,看看罗大海在年龄临近到点前升任市人大副主任,而赵国栋在年仅二十七岁之际就升任县委书记,这份荣耀真是足以让无数人侧目了。
其人成功必有过人之处,这是刘如怀给赵国栋下的结论,并不单单只是背景或者说运气能解释得过去的。
几乎是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市委会议室里的摆设一直延续了这个规则,会场中间这一顺溜一般说来都是各县区领导们的位置,而两侧则是市直机关各局行的一把手们的座位,这一次开会也是来得格外整齐,没有到九点五十,除了主席台之外,下边该坐人的位置已经坐得满满实实。
花林县正好和奎阳县的铭牌放在了一起,赵国栋也紧挨着奎阳县委书记焦凤鸣,前两年从市委副秘书长下来的资深县委书记。
“焦哥,今天不该轮到咱们两县挨剋吧?”赵国栋随手递给身旁的焦凤鸣一支中华,一边打燃火,焦凤鸣和赵国栋算不上很熟悉,但是对于赵国栋的谦恭还是相当满意。
“嘿嘿,老弟,这得看祁老板心情如何了,这一下子空降两个干部过来,省里边可真是欺咱们宁陵无人啊,祁老板心情未必舒畅啊。”焦凤鸣吸了一口烟,慢慢吐出,“听说那位陆书记今年才三十六,而且已经担任建阳市委常委两年,嘿嘿,三十四岁的副厅级干部,老弟,看来这份历史就只有你去超越了。”
“焦哥,咱们宁省长三十八岁就是副部级,嘿嘿,陆书记虽然也厉害,比起宁省长还是稍逊一筹了。”赵国栋将身子微微向后一靠,“焦哥就别挖苦我了,我咋能和陆书记这些发达地区过来的领导相提并论?我也就是拣了罗主任上走的一个落地桃子而已,要不哪能坐在这个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