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2|京城风波

  第282章

  要知道, 李钊方悦的官职虽不高, 但在京城可不是没名没姓的人哪,便是在朝中, 他们这俩从六品小官儿也是备受上官看重的。一则是俩人出身好, 都是有底蕴的家族, 李钊出身豪门, 方悦出身清贵,而且,都是年轻有为,便是京城这些个官宦豪门的子弟里,这俩人也是一等一的才干。他们都是科举晋身, 能在二十出头的年纪便科举有成,这就是极会念书的人了, 难得的是, 还没念方了脑袋,为人处事,当官当差,都来得。

  唉哟喂, 这要是不出意外, 三十年之后, 阁臣有望。

  这俩人这是脑子出了什么问题呀, 突然就要辞官去南夷!

  当然,南夷有谁,大家也知道。但, 凤殿下现下都去南夷了,王也封了,藩地也有了,没戏啦~可你们俩呢,你们是朝中俊才啊,凤殿下以后的前程就在南夷了,你俩以后的前程可是在京城啊!你们去南夷做什么哟,难不成,去跟着凤殿下一道喝西北风!

  不说别人,这俩人各自的上官就分别对俩人进行了家访,表示对二人辞官行为异常的不理解。李钊在刑部当差,刑部尚书都跟景川侯说了一回,好好的孩子,何苦要辞官哟。

  方悦在翰林,翰林骆掌院找方阁老家去了。

  再退一步讲,哪怕你俩与凤殿下有私交,愿意去南夷,那就去呗。凤殿下好歹也是陛下的儿子,虽则听闻凤殿下曾给过陛下一拳,办过儿子打老子这等忤逆之事,但陛下是没承认过的,咱们就当没有好了。大家也知道,南夷比较困难,你们与他私交好,要去帮帮他,你们一个愿意尽郎舅之情,一个要尽叔侄之义,咱们也不是不能理解,但完全没必要辞官啊!凤殿下堂堂一主藩王,南夷之主,世袭王爵,军政自主,调到南夷外任便可以了啊!完全不必辞官!

  辞官这事儿吧,也只有朝中一二消息灵通之我方晓得的缘故,这二人先时的确是想外放南夷为官的。结果,皇帝陛下未允,不允他们外放南夷。

  然后,俩人就辞官了。

  ……

  好吧,再说一回臣子辞官之事,只要不是那种得罪了朝廷被发落到什么南夷什么关外之类地方的,基本上,你死活非要辞官,朝廷又不是没可用之人,何况李方二人区区从六品小官儿,你要辞,也只得凭你辞去了。状元传胪又如何,三年便又有新的了。何况,去岁春闱,新状元新传胪早就又有了,只是,嗯,那个,年纪上不比此二人风华正茂罢了。但,老成人有老成人的好处,起码,便不会动不动就辞官。

  辞吧。

  方悦一辞,无非是到南夷重新开始,李钊这一辞官,正赶在他爹为他请封世子的节骨眼儿上,这下子,景川侯这样的心腹重臣,他请封世子的奏章,景安帝竟未准,而且,景安帝明明白白的说了,“景川你与朕一样的年纪,焉何急着立世子?还是多看看的好。”然后,驳回了景川侯请封世子的奏章。

  这便是极为不妙的信号了。

  便是李钊的岳家襄永侯府,私下也认为李钊此举甚为不智。当然,可以理解李钊与李镜兄妹情深,但,这也忒不是时候了,起码,待世子这事儿妥了,再去南夷也不迟啊。为此,李钊的岳父,襄永侯世子都亲自找女婿谈了一回心,襄永侯世子夫人也过去说了女儿一回,说女儿不劝着女婿些。崔氏冤死了,崔氏道,“我也不晓得公公上了为相公请封世子的奏章。”

  现在抱怨已是无济于事,崔氏道,“相公说了,这就收拾行礼去南夷。”

  襄永侯世子夫人悄声道,“要依我说,看陛下的意思,似是不大乐意女婿过去,你们是不是再想想。”

  崔氏道,“妹夫亲自写信过来,让相公过去帮忙的。说南夷有许多好差使给相公做。”

  “南夷那是什么地方啊,我的傻闺女!自秦汉以来,便是百越之地。百越之地知道不?遍山遍野都是些个未开化的土人,你没见过那些年来朝的土人,说的话你都听不懂,朝廷给两匹过了时的绸子缎子,他们就当宝贝。听说那里连炒菜都没有,家家喝菜汤,守着海的就吃咸鱼,咸的人齁的慌。一进六七月便是刮不完的海风,能把房,尝着很有些野趣儿,现在又说南夷不好,你变的也够快的。”

  “我那不过是客气话,终是野茶,哪里及得上咱们现在吃的茶。”

  崔氏道,“小姑子和妹夫正艰难的时候,你说说,这个时候,自家人不去帮忙,多寒人心哪。何况,我们与小姑子一家素来是极好的,老太太也很记挂小姑子一家,妹夫信上说是极好的地方,冬天都不用穿夹的。”

  “我只担心寿哥儿,这么小的孩子。你们受罪倒罢了,倒叫我寿哥儿也跟着不成?”

  崔氏道,“寿哥儿现在两岁多了,不比阿阳大啊,阿阳跟着小姑子和妹夫去南夷时,才六个月。何况,这次还有章家药堂与李家药堂的大夫一道去南夷。”

  “他们两家怎么也要去南夷?”

  “章太医李太医是跟着妹夫一道到南夷的,这回两位太医写了家书,让家中子弟挑几个出众的过去,开药堂药馆。”

  “你瞧瞧,你瞧瞧,连个药堂医馆都没有的地方。”

  “行了,母亲你回去收拾收拾,看送我点儿什么吧,我们半月后就启程了。”

  “我,我什么都不送!爱走走呗!”襄永侯世子夫人苦口婆心说半天,看闺女完全没放在心上,当下气个好歹,崔氏抱起儿子,笑道,“来,寿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