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三章 当代媒婆
开了口,就能顺杆爬。
“各家各户都打了水井,基本上都打出淡水来。”在大舅妈心里,水只有淡水和海水之分,虽然也听说矿泉水之类的,喝过一次矿泉水觉得与井水没啥不同,在潜意识里仍将它列为淡水。
“家家户户!”随飘云与李若琳对望了一眼,从对方的眼里都可以看出惊喜。一块青石价值不下八百万,那方圆这么大的笔架岛满山都是青石,这价值将是天文数字。随氏企业转型,这将是一条康庄大道!
李若琳不动声色地问:“这个场里喝的水也是打井抽上来的吗?”
大舅妈觉得这城里净是大惊小怪的,连喝的水都问个不停,但还是认真给予解答,“那井得打多深?是从前面的池塘抽上来的。”
池塘,果然是池塘!
喝的是池塘水,养鳗用的是池塘水,养鱼则在池塘里,这一切都指向了池塘。
随飘云已下定决心将这方池塘拿下。
李若琳试探问:“听说,有的村民们对承包池塘有不同意见?这些人怎么就净眼红呢?”
大舅妈听到这事便没了吃饭的胃口,放下筷子,擦了嘴后说:“还不是有人在背后挑唆?天杀的这个人。以前承包这个池塘的人都亏本,现在转为小文承包,见他赚了些钱,就有人跳出来乱嚼舌头。没有小文承租金、赞助,哪来的石板路,哪来的水渠...”
见她说得义愤填膺,随飘云低下了头。
李若琳依然面不改色。在她眼里,只关心的是雇主的利益,只关心是否合乎法律程序,就是替一个杀人犯辩护,依然想尽办法为其寻找开罪或减轻刑罚的可能。她眼里只有律师的职业道德,其他均是参考因素,所以李若琳是一个理性的人。
夜是冰冷的,看似外表柔和的李若琳,心是铁打、冰冷的。
俩人回到宿舍,就商定明天确实实际情况后,应该直接找到丁文摊牌,加快实施随氏进驻笔架岛的计划,因为今天刚好是招商公告的最后一天。
旭日东升,阳光驱散了早晨雾气的阴霾,雾气散尽让眼前一新。
罗元昨晚半夜赶来了桑家坞,特地将钱送来。
章守志夫妇已在昨天下午还了银行贷款,也连夜跟着回来,他们一刻也不想呆在那座城市里。在刚破晓时分,章守志就摸黑起床,为喂食那些鳗苗而忙碌,心情本来如今天天气一般好,但自碰上随飘云俩人后,变得很不好,暗暗思量丁文怎么会留宿这俩人呢?把心里的闷气化作抽烟的烟气,一根接一根默默地抽着烟。
没有特殊原因很少早起的丁文,下楼见到蹲在台阶上的章守志,和台阶下十多个烟头,“老章,你一大早起来就污染养鳗场的空气啊。”然后俯身低声说,“你总不至于叫我将两位娇滴滴的姑娘家赶到芦苇丛中吧?”
“嗯?那最好,”章守志扔了烟头,转忧为喜地站身来,风趣地说,“最好来一次《红高梁》那片段,就叫芦苇荡一石二鸟记。”
“看来你这人挺黄挺暴力的。”丁文笑着捶了下章守志肩膀,打发说,“好啦,吃过早饭后,等会儿去趟养殖场,叫那帮人趁早滚蛋。”
章守志哈哈大笑,自是欣然答应。
“丁先生,咱们谈谈。”李若琳一脸严肃地说,跟昨天换了个人似的。
丁文随眼瞥见这位李女士,着一身黑色的裙套装,提着一方黑色的公文包,显得端庄肃穆,淡淡道:“我喜欢直来直去,有什么就说吧。”
李若琳打开公文包,从里抽出一张名片,递给了丁文,“我是随氏的专职律师。”
“很遗憾,我还以为李女士是位推销员,看来是我走眼了。”丁文扫了下手中的名片,自嘲地笑了笑。
“其实,我今天是来做媒。”李若琳不苟言笑地说。
做媒!章守志只觉得怪异,想笑可笑不出。
“想寻找随氏和丁文有没有合作的可能性?”
企业联姻,丁文皱起了眉头,却说起与企业联姻无关的话题,“从前有个媒婆,看到女方的姑娘缺了只胳膊,便对男方的家长说,‘姑娘家手头不方便。’男方以为女方经济不方便,答应只要订了婚都好说。但媒婆看到男方的小伙子塌了鼻子,心想坏了,又找到女方的长辈说,‘小伙子眼下缺了点东西。’女方也以为男方手头紧,催促媒婆玉成此事。
谁知成亲那天,一切都露馅了。男女双方都寻到乡里的里正,都告媒婆骗了他们,但媒婆振振有词地将这番经过说了出来,双方都心服口服,没想到媒婆倒成就了一段美满姻缘。”
章守志忍不住地快意大笑,而李若琳已气得脸色铁青。
“丁先生在说我在搬弄是非喽。”李若琳深吸了一口气,语气已不善地说,“那个池塘,按每年纯利十万,五十年的总利润五百万,我想这个数目,丁先生应该很满意吧。”
“的确很满意。”丁文转头望向那池塘,在蓝天晴日下,宛如一块蓝宝石镶嵌在笔架岛上,“我这人有个脾性,卖家不对绝对不卖。”
李若琳闻言面色不变,似乎早预料到这个结果,或许也希望得到这样答复,仍表示遗憾地说,“随氏的合作大门永远为丁先生敞开,但我不得不提早通知丁先生,就相关事宜,我已经接受渔澳镇的委托。”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