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第074章 《反经》

r />   他虽常有自己在外面浪荡的时候,但上学毕竟不比去找刘进他们玩,所以准备还得齐全一些,以备不时之需。

  青雀性子稳妥,做这些事再好不过。

  她自己也清楚,当下领命,便又退了出去张罗。

  陆锦惜则是没什么事干了,于是,终于看向了《反经》。

  这一本书,是她顺手从薛廷之那边借来的。

  如今放在她这里也有一段时间了,前阵子因为要给薛迟讲故事,所以都去研究薛况那些战报了,这一卷书却还有一小半没看。

  今日好不容易得闲,她可总算有了看的机会。

  这是一本写给“上位者”看的书。

  大夏这样的朝代,在她旧有的认知里,自然是不存在的。但往前数上大几百年,历史的沿革,却也有几分惊人的共通之处,比如一些事件,一些人名。

  所以,这本书只与现代存有的《反经》略有些差别。

  但这不仅仅是陆锦惜对它好奇的原因。

  这是一本明显被人翻过很多遍,却没有留下任何注解的书。想也知道,薛况肯定看过,薛迟也绝对看过。

  她最好奇的,其实是——

  这本书,哪几页最旧!

  对看书有经验的都知道,如果看一本书其中几页的收比较多,那么侧面看书口的时候,就会发现那几页的陈旧的痕迹很重,呈现出一条颜色略深的线。

  陆锦惜手上这本《反经》,便是一个实例。

  想着,她将书一侧,一眼就看见了这本书书口上一些地方新,一些地方旧,有两处很明显的深色长线。

  于是手指一点,陆锦惜掐着这几页的位置,便翻开来看。

  《反经》

  诡顺第二十七

  韩信初为齐王时,蒯通说使三分天下,信不听。后知汉畏恶其能,乃与陈豨谋反。事泄,吕太后以计擒之。方斩,曰:“吾悔不听蒯通之计,乃为而女子所诈,岂非天哉!”

  “……”

  只看见头几行字,她眼皮就跳了一下。

  这是《反经》里诡顺篇第二十七节的一个部分,讲的是齐王韩信的事。说当初他为齐王时,他的谋士蒯通曾建议他与刘邦、项羽二人争夺,将天下三分。

  可韩信未听,反而助了刘邦。

  后来听闻刘邦忌惮其能耐,这才与陈豨一起策划谋反,结果事情败露,将殒命之时,才后悔没听蒯通的计谋。

  哪里翻得多不好?

  偏偏是在这种地方……

  陆锦惜只觉得一股寒意朝骨头缝里面钻,却是无法制止地想起了当初从战报上看出的那些端倪,让人根本不敢去相信的端倪。

  她又往后看了几行,依旧是诡顺篇。

  后面讲的则是这件事的后续了,刘邦抓捕蒯通,要治他唆使韩信谋反之罪,蒯通却觉自己冤枉。

  秦朝纲吉混乱,既失其鹿,则天下共逐。

  任何手持武器的人,都想做刘邦做的事,只是他们力量弱小,无法做到罢了。

  天底下,所谓“谋士”,十个有八个想让自己的主子谋反,剩下的两个不是正在谋反就是即将谋反……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

  才翻了将将一页啊。

  陆锦惜已经有一种被吓住的感觉,一时竟有些下不去手,不想再往后翻去了:不管是薛况翻的,还是薛廷之翻的,这背后的意思,总让人有些胆战心惊。

  她尚且还在思索,旁边白鹭的声音便传了过来:“夫人,刚才太师府那边……咦,您怎么了?”

  白鹭先才去收拾妆奁,又出去了一趟,叫丫鬟们烧水煮茶。

  此刻,正端着一盏茶过来,还准备说太师府那边来的消息,结果一看陆锦惜面色不大对,便不由问了一声。

  “没什么,看到点费解的地方罢了。”

  陆锦惜眉头舒展开来,没有说什么,只是眼角余光一闪,一下瞥见了案上散落的几张窄窄的空白花笺。

  于是,一个念头便自然地冒了出来。

  她没接茶盏,只让白鹭放到一边去,却将这案上的浅青色的洒金花笺捡了一张起来,夹在了书中,正好是眼下这一页。

  就像是一枚书签。

  没记错的话,今天下午薛廷之也会来请安。

  想着,她便将书合上,暂时放到了一旁,问白鹭道:“你刚才说太师府那边,怎么回事?”

  “太师府那边是有消息过来……”白鹭这才想起正事来,连忙回道,“大公子刚才派人来府上知会,说今日小公子不必去学斋了,请夫人将小公子送去太师府。”

  “送去太师府?”

  陆锦惜可还答应了薛迟,今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