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7 生死立判
战车楼需铺设轨路。机关斗舰需先掘环渠。两军对垒,为求一胜,而无所不用其极。铺路掘渠,皆不在话下。
随石炭鼓风高炉普及。蓟国冶铁,一日千里。铸造铁轨,简单至极。铸造和锻造,一字之差,工艺大有不同。最迟至前汉时,华夏先人,已掌握展铸铁即可锻铸铁,并灰口铸铁,及百炼钢等,铸锻工艺。
传至蓟国。将作寺,甚至将石炭高炉,装载成车。与诸多机关兵车,分门别类,共组辅汉将军大营。可就地熔炼,修补锻打兵器。
言归正传。
两座新式战车楼入场。护军别部左司马夷廖,率南越白毦,对阵护军司马鲁比莫纳,所将山夷白毦。
白毦之战,可想而知。
三通鼓罢,各登战车楼。
楼上楼下,机关齐备。白毦精卒,得心应手。只听机簧声中。两座车楼,楯墙、箭窗徐徐开启。露出楼内所藏,战争獠牙。鸣镝射空。
机关连弩,箭发如雨。
两车对射,火星四溅。
更有水龙弩炮,水囊弹射。幸被牛皮椑楯崩回。水龙弩,战时可射油囊纵火。或射狼烟呛敌。二车楼循路而行。你追我赶,可进可退。内藏各式机关器,逐一展示。目不暇接,直令人啧啧称奇。两车并行时,楯墙开启。一楼伏兵,持矛互击。更有兵卒,乘云梯,互攻,列车亦是蓟王首创。
少时,洛阳上计。蓟王押运足额献费入京。中途贼袭。便令接车如龙,谨防有失。遂有列车楼问世。说话间,魏疏又截一楼,续于尾列。六车变七车。反观假司马秦狼,五车只剩三车。
此消彼长,魏疏优势明显。
车楼增多,车列加长。可绕行田字轨路,行前后堵截。谓首尾难顾。正如场中秦狼这般。究其原因,秦狼毕竟出身江东,投奔蓟国,时日尚短。如何能比魏疏,自幼长于楼桑,随父耳目濡染。如何操纵战车楼,更是心知肚明,如臂指使。
战不多久,又得车楼一座。增至八车。秦狼只剩首尾二车。败局已定。
八楼列车,如铁蟒盘匝。将猎物卷缠其中。纵插翅难逃。
“车楼尽失,秦狼败。”
“承让。”魏疏登楼相见。
“不敢当。”秦狼技不如人,甘拜下风。
大平座内百官,皆是国之栋梁。便有人问道:“列车楼何用?”
言下之意。列车楼,造楼铸轨,耗费工本。唯蓟国独有。何必首尾相争?
便有同僚答曰:“君不记,我主万舟齐发乎?”
“哦?”谓一语惊醒梦中人:“莫非,乃为驰援车楼?”
“然也。”同僚答曰:“先前,鲁比莫纳,车楼断轴,无从行走。若得他车相助,当可脱困也。”
“原来如此……”百官心领神会。以备不虞,果是我主行事之风。
此番战罢。护军别部左司马夷廖,得演武器五、七。绣衣军候魏疏,得演武器六、八。
三日之战,当出演武器九、十。
却不知。战车楼后,还有何等机关重器,出场。
蓟国上下,皆翘首以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