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6 董君一念

  俗谓“时势造英雄”。

  目睹袁绍意气风发,曹操一声暗叹。《衣带诏》本因蓟王而起。不料阴差阳错,终为袁绍所用。外有宗王遥相呼应,内有党魁暗中勾连。再借党人之力,并衣带同盟。

  大事可成乎?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曹操与众人,依依惜别。

  车驾前往东郭殖货里,金水汤馆。

  与此同时,并州牧董卓,亦车驾回西园客堡,燕归馆栖身。

  路上董卓显得心事重重,便是心腹骑都尉李肃,亦不敢多言。以为时局窘迫,已势如累卵。

  转入御道,忽听开道骑士,高声喝问:“后将军车驾,谁人障道!”

  便听有人答曰:“在下并无恶意,乃奉命传书后将军当面。”

  “何人拦路?”董卓推窗问道。

  李肃隔帘答曰:“只说奉命传书,未知出处。”

  “且近前答话。”钢丝网帘,刀剑无伤。单人匹马,闹市之中,焉能行刺。

  “喏。”

  饶是如此,骑士亦遍搜全身,引来相见。

  “你是何人?”董卓居高下问。

  “在下乃史家苍头(家奴),后将军当记得。”

  “哦?”董卓隔帘相看,这便醒悟:“乃道人史子眇家奴。”

  “正是。”来人谄媚一笑。

  “所为何来?”董卓甚是轻慢。

  “乃奉主母之命,请后将军移驾。”来人低声言道:“手书在此,请后将军过目。”

  “不见。”一想那妇人烟视媚行,身怀六甲,董卓颇为厌烦。

  “后将军当见。”来人话音一变。

  “意欲何为!”周遭护卫,齐齐抽刀喝问。

  “在下并无恶意。”来人双手高举:“主母之命,不可违。”

  见他竟不避刀兵,趋步近前,颇多胆气。董卓稍有和缓,示意李肃:“权且接下。”

  “喏。”李肃遂纵马近前,将手书接过:“自去复命!”

  “谢将军成全。”那人抱拳后退,转身离去。

  李肃察验无误,呈送董卓。

  董卓掀帘取入,本欲随手掷于榻上。又忽生好奇,索性拆开一观。

  书中笔记俊秀,却非出妇人。待耐心看下,董卓陡然色变。待确认无误,又低头苦思。少顷,忽道:“停车。”

  “将军?”李肃不知何故。

  “转去史道人宅邸。”董卓言道。

  “喏。”李肃这便传令不提。

  前车遂折返,领车队转往史道人宅邸。

  自蓟王身中奇术,沉睡不醒。史道人家中贵客,便络绎不绝。来者非富则贵,皆为亲眼一观。观者无不窃以为。今日之史道人,便是明日之蓟王矣。

  见史道人面如枯槁,骨瘦如柴。浑身长满脓疮蛆虫,恶臭扑鼻。火烧刀割,全无知觉。

  众人纷纷嗟叹,恐蓟王亦如此这般。

  趋炎附势,一干人等,无奈转投二戚门下。饶是二戚,亦各自壮胆。蓟王难以转圜,我等还有何惧哉。助长嚣张气焰。

  如今重回,董卓以难免暗自嗟叹。

  史子眇家中,贵客云集。近日虽略见稀少,却也时有往来。左右邻里,皆习以为常。后将军车驾,列队门前里道。骑士下马,据院门内外。确认无误,李肃引董卓下车相见。

  史子眇发妻,浓妆艳抹,赶来相迎。

  董卓冷眼喝问:“史子眇当真略有好转?”

  “如此大事,贱妾岂敢诈言。”史妻,盈盈下拜。

  “速引某一见。”董卓气势不减。

  “喏。”史妻这便起身,前方引路。

  史子眇家中,董卓已来多次。内中格局,心知肚明。一路入后院阁楼。未及抵近,便觉恶臭扑面。

  董卓并一众心腹,掩鼻登楼。围满榻前。

  扫眼一观,仍是那幅凄惨。董卓问道:“如何转圜?”

  待话音落地,亦未得回音。

  回头再看,一众虎狼之士,竟悉数倒地。人事不省。门窗无风自闭。榻上忽起喘息。

  史子眇竟徐徐坐起。

  浑身蛆虫,纷落如雨。

  “嗨!”董卓惊惧之下,奋然拔剑。箭步上前,挡胸直刺!

  叮!

  胸前鸡皮枯骨,竟起金石之音。将利剑拒之门外。

  史子眇徐徐睁眼:“后将军,别来无恙乎?”

  音犹在耳,画风突变。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