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九章 大捷拌饭

实,俩老头儿差着辈分,但他们还是以平辈论交。

  老广头是宗室,又在南望城待过,也算是“见多识广”了,又酷爱吹牛,就喜欢找人讲话;

  老何头呢,以前还去蹭茶馆听故事,得,这下子连茶钱都省下了。

  一个爱吹,一个爱听,绝配。

  “亲家,以前听人说冲喜冲喜,老夫我还不信这话,现在,倒是有些不得不信了,你瞧瞧,我那长子现在又升了宫内宿卫校尉,我那二儿子也来信,在南望城,任了运粮官。

  哎呀,

  本来这家,眼瞅着就要破喽,谁成想,这才小半年不到的光景,风向,就不同了。”

  “那是,那是。”

  老何头笑着点点头。

  你家儿子升官,

  我家女婿也升官了,

  这官可以,皇帝。

  新君继位,为大燕六皇子姬成玦,原王妃何氏,封皇后。

  得知这一消息后,

  老何头和何初,爷俩坐在一起,面对着面,也没出摊,就坐了一整宿。

  吓得碧荷以为这家的爷儿俩都撞了客。

  “哎呀,就是现在,陛下刚继位,就不太平了啊,你说,我大燕堂堂宰相,竟然在街上被那蛮子给截杀了。

  这天杀的蛮子!”

  一边的郑侯爷听得还挺有趣儿。

  老广头又加了一句:

  “这生儿子没**儿的蛮子!”

  “………”郑侯爷。

  老何头点点头,道:“所以,是又要打仗哩?”

  老广头一挥衣袖,

  道:

  “可不是么,一国宰辅,亲家,你可知一国宰辅,到底是多大的官儿?那可是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我燕人受此大辱,怎能忍气吞声?

  陛下已经下了诏书,

  命南北两位王爷即刻去北封郡领兵征讨蛮族,定要他们血债血偿!”

  “南北二王去咧?”老何头问道。

  “去了,事急从权,自是不可能再开什么送征大典的,只是,唉,亲家,荒漠,你去过没有?”

  “没呢,您去过?”

  “年轻那会儿,得了一转运的差事,去过一次,荒漠,大哩,我还没进去,就在边儿上,扫一眼,他娘的,全是沙子,一望无尽的沙子。

  这蛮族啊,就在那沙子里,其实,打他们不难,问题是,他们会跑啊。

  唉,

  不出意外,

  又要一场大战喽。”

  “可不是,又要打仗喽。”

  又要打仗了。

  这是燕国百姓在听闻新君宣战诏书后的第一反应。

  打仗,

  正军还好,北封郡现成的,京城外,也有一支镇北军随时可用。

  可问题是,

  大规模的战役,必然需要动员起海量的民夫和辅兵,征调大量的粮草。

  大家的日子,现如今本就艰难,这还要再起大战,日子,该如何过下去?

  但随后,

  也没多少人抱怨,

  大家不想打了,因为日子再打就真熬不下去了,但大家不反对打,因为那是去打蛮子。

  撇开宰辅被杀的先决条件不提,

  于燕国,

  朝堂自民间,打蛮族,那是政治正确!

  没人敢在此时劝阻皇帝,要与民更始,要忍气吞声,要徐徐图之。

  没人敢,更没人会这么做。

  数百年来,燕人从和蛮族无数次的血战交锋中,早就悟透了一个道理,对蛮族,绝不能后退一步!

  至于什么反战情绪,倒是还真没能成势;

  如果此时新君下诏,再以举国之力攻乾或者伐楚,百姓们是真的要忍耐不住了。

  但目标是蛮子,

  抱怨归抱怨,叹气归叹气,

  但老燕人还是该干嘛就干嘛,准备应征入伍的应征入伍,准备从民夫的从民夫,甚至,各级的官僚体系都已经自发地开始运转,统计本郡本府本县甚至是本村可出之青壮。

  老燕人也是人,

  先皇在位时,连年征战,也早就疲敝了,若是再劳师远征他国,必然会有厌战之心。

  可问题是,

  蛮子不打,蛮子起势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