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 南侯风华(2)

emsp;然而真正的将星,能功成名就卸甲归田的又有几个?

  将军百战死,能有闲暇著书的,自是凤毛麟角。

  以前,倒是看过一些,但怎么说呢,一看就是和我这般不通军伍的文人写的,没什么嚼头,倒是这本;

  读书如看人,看看书,再看看人,那位,还活着,还在打仗,据说………”

  《郑子兵法》在四大国之中很是流行,因为依旧活跃在军界的郑伯爷相当于是为自己的书一直在代言。

  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他,严肃看待他,甚至希望去研究他时,必然避不开这本《郑子兵法》。

  “我懂。”昭越林点点头,“王上,已经回来了,那位,想来也会被马上清理掉。”

  “可不然,屈氏的青鸾军都战败了。我也是奇了怪了,那屈培骆是不是就真的和那位平野伯命里八字犯冲?

  怎么着他做什么,都是给那位平野伯徒做嫁衣?”

  贵族之间的关系,怎么可能一片和谐,总会有矛盾的,最起码,彼此看不上眼。

  若是他们真一团和谐,那么楚皇也会想办法让他们撕咬起来。

  “景氏要改行做巫正了么?”昭越林调侃道,“都开始钻研命理了?”

  “只是闲聊罢了,北面战事吃紧,族里已经在张罗着了。”

  “张罗着弃文从武?”

  “张罗着让家里几个在朝为官的子弟,寻求个外放机会,去文湖郡那儿。”

  文湖郡,位于楚南。

  春江水暖鸭先知,

  大贵族们已经感知到了前线战局已有糜烂之势,故而开始为自己的后路做起了准备。

  楚地河道密布,水系众多,南方尤甚,所以,若是南下,还是选择乘船最为方便和快捷。

  昭越林叹了口气,其实,在做这种准备的,又何止是景氏一家?

  事实上,他家老爷子前脚出征,后脚,家里其实就已经在安排向南方重新置业了。

  当一个家族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家族的延续,已经成了其本能。

  家族,整体上来看,它其实是“活”的,趋利避害,是每个“活物”的本能。

  昭越林伸手轻轻拍了拍面前的栏杆,

  道:

  “真的要衣冠南渡?”

  “我也不知道,说到底,还是得看你们,能不能拦得住燕人。”

  “燕人,过不来的。”昭越林说道。

  “那位平野伯,可是已经过来了。”景明轩嘴角露出一抹笑意,“既然那位平野伯可以来,那位燕国南侯,为什么他不可以来?

  说句不好听的,自古以来,就没有实打实手拿把攥的事儿;

  就算是马上咱们面前出现了一支燕国骑兵,我也丝毫不会觉得………额…………”

  景明轩刚刚牵扯出来的嘴角,僵住了。

  观星楼,很高,又是白天,天气又很好,所以星星是看不见,但登高眺远,却是极为便利。

  因此

  当天的尽头出现一片黑色时,

  景明轩整个人就木在了那里。

  文人最大的毛病,就是事儿前谈笑风生,事儿后呆若木鸡。

  昭越林深吸一口气,

  道;

  “所以,你们景氏是真的开始钻研命理了?”

  还带这般言出法随的?

  景明轩的身子斜靠在了栏杆上,指了指前方,熟读《郑子兵法》的他,依旧难掩此时的慌乱:

  “黑色,黑甲,是……是燕军?”

  “是。”

  “多……多少人?”

  昭越林答道:“现在看去,不下三万,这还只是打头的,后头明显还要,估摸着,得倍之,甚至,再倍之。”

  “就算倍之再倍之,是意外;

  昭氏也没收到?

  景氏昭氏没收到,好,那其他家贵族,都没收到提前预警的消息?

  昭越林一拳砸在了身后的这一层石碑上,

  石碑上是一名楚地先贤的手迹,但在此时,却顾不得去怜惜破坏不破坏了。

  搁在平时,景明轩见到这般暴殄天物,必然会心痛得无法呼吸,甚至会不顾自身手无缚鸡之力而上来和昭越林拼命。

  但现在,他无暇顾及先人了,因为可能自己也快变成先人了。

  昭越林的眼睛开始泛红:

  “市井百姓,黔首平民,他们闻不到风声,也属于正常;咱们家里,也听不到风声,成!

  凤巢内卫,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