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陨

自己告老还乡。

  但朝廷一方面正在肢解着西军,不愿意让其回去震慑住局面,另一方面,也是有人认为钟文道此举,是在安朝廷的心,以示自己不贪恋权位。

  所以,每次奏请,朝廷都拒绝,且继续加官进爵,甚至还让钟天朗尚了帝姬。

  但只有真正的亲近的人才清楚,钟文道,是真的因为身体状况请求还乡。

  但,朝廷却死死地将他按在了三边。

  三年,

  三年,

  三年,

  水土不服的影响,对于这位老将,尤为致命,已然,耗尽了他的元气。

  他很可能没有战死沙场的机会,

  反而大概率,会被朝廷,以这种方式,按在三边煎熬干最后一点生机。

  “哥哥。”

  钟文道猜出自己弟弟来见自己是为了何事,

  当即道:

  “伐燕?”

  “哥哥,燕人正举全国之力伐楚,正是我大乾北伐的好机会,若是楚国被破,我大乾,将………”

  自从三晋被灭之后,乾楚,就成为了同盟,共同抵御燕人。

  钟文道缓缓摇头,道:

  “不可。”

  “哥哥,为何?”

  “燕人势大,却不得长久,楚人非鱼腩之辈,亡楚,很难。我大乾,应继续,厉兵秣马,厉兵秣马。

  阿弟,哥哥,哥哥我知道,你想要,想要什么。

  但哥哥我,出征不了了。”

  “哥哥,但这次北伐,必须………”

  钟文道又笑了,

  道:

  “哥哥我身子不行了,强行北伐,阿弟,阿弟啊,你是否想着,到时候,就是由你来替哥哥我撑起这个局面?”

  大乾若是北伐,

  必然是钟文道挂帅,西军为中军,三边大军和各路客军为左右两军听从调遣。

  而一旦钟文道身子骨支撑不下去,那么北伐大帅的位置,也就会顺理成章地滑落到钟文勉头上。

  钟天朗固然是一颗将星,但他,毕竟年轻,无法服众的。

  “哥哥,官家也有意北伐,各路将领,也都希望北伐,哥哥放心,就算是他燕人将北封郡的兵马调过来,我大军沉着应对,步步为营,也能让燕人溃败!

  我不信,不信燕人能同时支撑两路开战!”

  “你………”

  “哥哥。”

  “你没这个能力。”

  “………”钟文勉。

  “我大乾,不动,就是不败,动了,很可能……很可能大败,军心未能调理好,后勤未能跟进上,调派未能理顺。

  就是我挂帅,也就是维系个表面,面服心不服罢了。

  等,

  可以等的,

  真的可以继续等的。”

  “等到什么时候?”钟文勉语气加重了。

  他简直对自己哥哥的这次选择,无法理解,甚至是觉得,不可理喻!

  姚子詹曾写过一片赋,直言,古往今来,求战容易,都清楚主战能得美名,避战求和,成也骂名败也骂名。故而,主战者,非皆忠良,避战求和者,也有苦心孤诣之辈。

  很多人以为,姚子詹的这篇赋是一片正儿八经地官面文章,为大乾先前百年对燕国的“卑躬屈膝”在擦屁股。

  但这里面,其实有着一种必然的道理。

  钟文道挺起了身子,

  道:

  “等他燕国,耗尽国力!

  等那燕皇,驾崩薨逝!”

  “哥哥,为将者,哪能寄托于这些?”

  钟文道冷笑道:

  “打,打不过。”

  “你………”

  “强行再打一场,无非是重复百年前旧事,但凡刺面相公在世,我大乾,也有他燕国,他燕国那……那……那南北二侯的人物可统揽军心。

  我,我钟文道,第一个为……为其牵马,第一个……请战!”

  说完这些话,

  钟文道再度剧烈咳嗽起来。

  外头候着的老妇马上进来,开始安抚其后背。

  待得稍稍平息下来后,

  钟文道又厉声道:

  “阿弟,你拿走了西山营,哥哥我不怨你,人各有志,哥哥懂。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