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江湖对决

。”

  而后,

  端起茶杯,一饮而尽。

  其闺女,放下拉弦儿,拿起一面大筛,翻身跳下台面,开始求赏钱。

  听完“战报”的酒客们,开始纷纷自己嚷嚷:

  “这大楚完了,接下来,又要轮着哪家呢?”

  “嘿,这楚国还没被灭呢,郢都不还在么?”

  “家里一亩三分地儿被刨去了一半,还能剩几分元气呐?”

  “莫不是要打乾国了?”

  “燕人又不是铁打的,我瞅着,没个三五年修生养息,燕人也是打不动的。”

  “是这个理。”

  “我倒是觉得,燕人很可能继续再打的,那位摄政王打下了半个楚国,这地盘,不逊一国了呀,说不得就要直接挥师燕京城,让那皇帝老儿的座椅,换个人来坐坐。”

  “扯你娘的蛋,摄政王造反都说了多少年了,他造了么,他造了么!老子媳妇儿没怀时就说人王爷要造反了,现在老子儿子都能打酱油了,还在说人家要造反,我就觉得,人王爷是那燕国忠良!”

  “就是,摄政王可是个顾全大局的人,怎可能去做那窝里斗的事儿?”

  赵国曾被燕人统治过,哪怕现在燕人并未在赵国驻军,但赵国已经属于燕人的附属国,虽说赵人曾因为燕人大军的出现遭遇过兵灾,但毕竟兵灾已经过去了不是,再说了,是先国主自己傻乎乎地要和燕人打,结果被燕人教训了,这不能怪燕人,得怪愚蠢的先国主。

  所以,在赵地,有不少人在精神上,已经把自己当作“燕人”了,对摄政王,也是推崇得很。

  “可惜了,我有家小了,否则真想提着刀去那晋东投奔摄政王爷,去在军中,博取一份出身,也就只有在晋东在王爷麾下,不论出身何族,不论出身哪国,都能凭本事出头!”

  另一个佩刀的长须汉子幸灾乐祸道:“哈哈哈,你去不得,我可去得,我这正准备去南门关走晋地去晋东呢。”

  说着,

  他又显得极为豪气一般的看向邻座的一个佩剑的女侠,

  道:

  “不知这位女侠所去何处,若是顺路,关某可以代为照拂。”

  这个关兴游侠,早早地就留意到坐在自己邻桌一个人饮酒吃面的年轻女剑客了;

  这姣好的面容,这身段儿……啧啧。

  游侠倒是没想着用强或者其他什么坏心眼儿,但两情相悦地凑个机会,也不是情理之中么?

  当年,摄政王曾和剑圣调侃过这江湖,说这江湖儿女行走江湖,一半是为了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另一半则是为了约泡。

  总觉得在江湖上能找寻到属于自己的另一半,凑成神仙眷侣;

  实在不行,各地红帐子里头,也能品味到不同的风情。

  剖白了,一座江湖,剑圣那一批是最道。

  “现在就认识了。”女人回答道。

  “为什么要认识?”女侠反问道。

  “因为我们很可能有相同的仇人。”

  女侠身边的剑,出鞘,这是一把平平无奇的剑,不带任何花头,普通县城的铁匠铺里就能买到,连精致都称不上;

  但在此刻,一道剑气却直接冲了过来。

  女人挥手一挡,悄无声息间就将这道剑气给化解。

  “坐。”

  或许,这就是江湖中人打招呼的方式,先过一道手,以此来判定你是否有资格与我坐同一张桌子。

  女侠起身,从床边来到桌边,坐下。

  “你们是母女?”

  “是,也不是。”女童回答道。

  “那他呢?”女侠指着坐在门槛上的中年男子,“是你爹,还是她丈夫?”

  “一个朋友,路上认识的朋友,在你之前。”女童回答道。

  “朋友?”

  “对,我和她都崴了脚,走不动道,所以他就推着我们赶路,是个好心人。”

  “崴脚,走不动道?”女侠感到很荒谬。

  女童眼眸,清澈无比,不是普通孩童的清澈,而是一种探究玄奥的深幽,不出意外,应是一名炼气士,只是不晓得如何做到“返老还童”了。

  至于这女人,先前化解自己剑气时,澎湃的气血表明,她是一名很强大的武夫。

  她们崴了脚,她们走不动道,需要人推着车才能赶路?

  “他想睡你?”女侠看向女人。

  女人摇摇头,道:“我倒是愿意。”

  女侠又看向女童,道:“难不成是你?”

  “呵呵呵。”女童冷笑一声,道,“人家就是个好心肠而已。”

  “哦,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