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国战(二)



  “不过这次,你说的其实也没错,如果对面是燕人的其他兵马,眼下向北突围,自然再正常不过了。

  可对面领军的,是昔日雪原上那条狼狗。

  狼行千里,吃肉;

  他怎么会甘心就这么跑了呢?”

  “家主,那他想吃的肉是………”

  谢渚阳目光有些幽深地看着自己的这个侄子,

  雨夜之下,一切似乎都被蒙上了一层雾气,看得不够真切,可谢渚阳的眼眸里,却像是散发着摄人心叵的光泽:

  “就是……咱们呐。”

  ……

  “呼……呼……”

  凛冽的寒风已经卷起,冬日的清寒,提前到来。

  渭河以南的工程,却并未停歇。

  一座座军寨拔地而起,一道道工事修筑林列;

  这一幕幕看起来,若是不知道前情的人,可能会误认为是楚军主攻,而燕军主守。

  相较于燕人这边的热火朝天,楚人那边,则显得有些萧索。

  燕人以大量野人仆从兵性命为代价,实质上,让楚人的三郡防御,尽可能地由本地防御尽可能地向飞地防御去发展。

  这三郡,本该是楚国比较富饶的区域,可自打当年第一次燕楚国战之后,楚人原本的膏腴之地,正逐渐受到侵蚀,也就是说,楚国的整体国力,是处于一个不断削弱的状态。

  再加上镇南关在手后的晋东被摄政王接管后,时刻不忘关心雪原邻居精神文明建设的王爷,也从未懈怠过对自己媳妇儿娘家的照顾,时刻不忘给楚国放血。

  楚国的朝廷之所以能继续坚持下来,且能够继续维系住自己的军力种种,根本原因在于楚皇在借着外力削减了楚国贵族之后,朝廷的权力得到了扩充,同时,近些年对南方山越族的一系列拉拢与分化政策,也让朝廷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来自南方的支持。

  站在整个楚国的角度而言,它是虚弱了;可又站在“楚国”的角度而言,它实则“强大”了。

  但这种强大,是靠着透支整个国家的气血来实现的,也就是潜力。

  “主上,其实现如今的楚国,很像是三国那会儿的南北。”

  “三国时的?”郑凡说道。

  “是。”瞎子点点头,“在那段时期,北方开发与发展做得最好,而事实上后世更为富裕的南方,其实还是较为‘蛮荒’的地方。

  楚国现在的局面就是如此,一定程度上,我们对楚国的攻势,迫使了您那位大舅哥加大了对楚南地区的开发。”

  “这么说来,我那大舅哥也算是为诸夏做出了极大贡献,呵呵。”

  “呵呵。”

  郑凡伸手扯了扯身上的披风,和瞎子一前一后,走上了一座瞭望台。

  “瞎子,你说楚人的后勤,还能支撑多久?”

  “咱们这五年,埋头发展,他们,也没闲着啊。”

  郑凡闻言,点点头,道:“主要还是大泽的缘故,野人仆从兵是起到了很大效果的,但当楚人完全缩起脖子,身侧又有大泽所依托,我军没办法切断其后方,这就使得我那大舅哥可以不停地为前方大军提供补给。”

  打仗先切后勤,这不应该叫为帅者的习惯,而应该叫本能。

  郑凡停住了脚步,又道:“不过,楚国是因为地势原因,但以后攻乾时,倒是可以用这一招来破乾国的三边,乾人的北方,可是很平坦的。”

  “主上说的是。”

  二人走到瞭望台的最的是。”

  这时,许安也走上了瞭望台,见郭东站在王爷身边,也不觉得意外,他先行向王爷和北先生行礼,然后将一份折子呈送到了王爷面前。

  王爷没接,北先生接了。

  里面是一份名单,清洗的名单,其中有一些还是军中校尉以上的官;

  有一部分是直接拿下了,还有一部分,则是“意外”战死。

  比如管后勤的,忽然让你出去收耳朵,然后就没然后了。

  瞎子没打开,却已经看完了,对郑凡点点头。

  郑凡叹了口气,道了一声:“辛苦了。”

  “末将职责所在,不敢言苦。”

  “孤得赏你点儿什么。”

  “末将不敢……”

  “哎,得赏罚分明不是,这样吧,孤就给你的孩子指婚,郭东啊,你同意孤当这个媒人的吧?”

  郭东当即装出一脸苦相道:“王爷赐婚,是卑职的荣耀,多谢王爷。”

  许安也马上行礼:“多谢王爷。”

  “呵呵呵。”

  郑凡转过身,继续眺望向南方。

  这一次清洗,并非是为了政见,在晋东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