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七章 那一刀!
皇帝和王爷,过了江。
队伍在玉盘城休整了两日;
玉盘城的知府是孙良,但真正掌权的,是他哥哥孙瑛。
皇帝丢下了自己的禁军过来了,王爷也不会让皇帝寒酸。
锦衣亲卫充当了新的禁军,一切规制按照天子礼仪,平西王本人也没去越俎代庖,将风光给了皇帝。
无论是皇帝还是王爷,都不是好相处的人;
但真相处起来后,彼此之间的默契,可谓油沁细缝,一丝不落。
自玉盘城往东,
是很长一段的荒芜区。
晋东的建设与发展确实是如火如荼,但想要全方位的覆盖,也绝不是这般简单的事,战争的创伤,依旧清晰可见。
但等继续向东深入,进入了以奉新城为核心的外围屯垦区时,气象,一下子就不同了。
军屯的一切,都井然有序,水渠灌溉,坞堡建设,明明是乡间田野,却透着一股子精致的味道。
另外,
商队的行进道路和安排,作坊的建设和划区,军营的营造,新县城的规整,都给人一种扑面而来的生机盎然。
这,
才是现如今晋东的真正面目。
这里,浸润着近乎所有魔王的心血,除了魔丸。
因为那两年,魔丸一直在忙着带孩子。
但其他几位魔王,都是出了大力的。
在再有一日就要进入奉新城时,
皇帝提出了一个要求,
要去“泰山”先看看。
所以,
平西王新赐名的山,也是平西王第一个祈福的山,在今日,迎来了这片土地上名正言顺的天子。
经过这两遭后,
这座“泰山”,想不扬名都不可能。
而在这基础上,必然会诞生足够多的关于它的故事与传说。
皇帝的身体,是真的有些虚;
这种虚,是明面上的虚,平时看不出来,但真要进行徒步或者登山时,一下子就显露无遗。
所以,
登山时,
皇帝是挽着王爷的手臂走的;
皇后何思思,
则跟在后头。
再后头,则是魏忠河与剑圣。
锦衣亲卫早就净了山,警戒也拉到了外围,可以确保这里的绝对安全。
好在,这座“泰山”并不高。
等看见了平西王亲自命人立下的“泰山”石碑后,也意味着到达了山实话,是取了巧了。”
“太客气了。”
“但你这里,也是有问题的。”皇帝很郑重地说道,“你的标户制,确实是弥合了你手下族群复杂的矛盾,也确保了在这一时期你能拥有充足的武力和对四方接纳吸收的能力。
但标户制又能存续多久?
要是一直是四战之地,也就罢了。
现如今,雪原暂时是不成气候了,日后再将楚国打崩后,一旦四方没有再可以威胁你的强敌,你这个标户制马上就会自我糜烂掉。
现如今的这些燕人、晋人、楚人、野人、蛮人,他们能忠诚于你,跟随着你南征北战,悍不畏死,可一旦承平下去,他们的下一代,
必然会沦为只知道啃食这铁庄稼的废物!
而后,
成为你王府的……沉重负担。”
郑凡又喝了一口酒,平西王府的军事制度,是自己和瞎子共同从八旗制那里改过来的,也确实适合当下晋东的环境与局面。
姬老六的预言,其实很准确,因为在另一个时空里,满清入关后,曾经人数虽少但战力卓著的八旗铁骑没多久就腐化成了一群遛鸟斗蛐蛐的废物,与此同时,清廷每年都得为他们负担极重的财政包袱。
皇帝看着郑凡,
问道;
“你觉得我说得不对?”
“你是真的懂。”
“呵呵呵。”皇帝满足地笑了。
郑凡开口道:“一时之法,以适应一时之势,势如水,水无常形,法亦无常形。”
皇帝点点头,道:“我知道你的意思,变法革新,是吧?”
不等王爷再开口,
皇帝拍了一把大腿,
道;
“但问题就又来了,父皇马踏门阀,用的是镇北军,率军的是李梁亭,镇北军乃北封郡与荒漠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