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七章 平西王,以德报怨

极为凶险的一次出行,实则凶险很低,且蕴藏着回报极为丰厚的政治投机;

    再加上瑞王爷到上京后,一死;

    对太祖一脉的同情,

    对瑞王府公忠体国成就大义的敬重,

    等等一切,来自民间,来自士族的好感,都将加持到赵牧勾身上。

    “我去。”

    赵牧勾回答道。

    韩亗满意地点了点头。

    赵牧勾又问道;

    “京中被劫掠的那些亲族王公,燕人会放回来么?”

    韩亗笑了笑,

    道:

    “你要是能从杳城回来,那这趟差事,还是由你去。”

    韩亗这话,说得大大方方。

    反正要送死的事儿,让这位藩王世子去就是了。

    一次没死成,第二次,总不会还有那么好的运气吧?

    故而,这话传出去,哪怕是传到官家耳朵里,韩亗,也依旧理直气壮。

    毕竟,

    这世上知道这三代人关系的,只有爷爷、父亲和孙子,这仨人而已了。

    “好,为了乾国,我愿意。”

    韩亗的目光,向窗户那边瞥了两下,

    淡淡道:

    “燕人的要求,似乎很简单,那位平西王爷倒是个情种,点名只要福王府的人换回来,大概,要的只是一个福王妃吧。”

    “欺人太甚。”赵牧勾说道,“用女人来换,丢人……”

    这话,半真半假,既可以算是赵牧勾对此时局面的一种无奈,也可以体现其这个“孩子”的莽气,稍微顶撞有点怨言,上头,才会更觉得真实和安心。

    “相忍为国。”

    韩亗又补充了一句:

    “老夫倒是觉得,那位福王妃,倒是挺乐意去的。”

    ……

    “她是等不及了要去了啊。”

    躺在床榻上的官家,面对手下人的奏报,已经浮肿的脸上,呈现出了些许的颤抖。

    倒不是气的,

    而是一连串的局面崩坏之下,福王妃和平西王的这点事,只能算是小菜了。

    “官家,请注意龙体。”李寻道安慰道。

    “朕明白,放心吧,爱卿,朕别的长处没有,唯有一条,倒是比得过燕国曾经的那位老对手,朕的身子骨,比他好,呵呵呵。”

    官家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脸,又放了下去。

    “外头的事儿,就由寻道你来替朕料理吧,朕,得好好养起这身子。”

    说着,

    官家看向那位内侍一眼;

    内侍上前,将一道旨意,送到了李寻道面前。

    李寻道打开,这是一道平反的旨意。

    “不是朕小气,这旨意,是朕当初早就定下的,也绝非是现在要向你要个好,你且看看落款。”

    李寻道看向了落款。

    “这是朕,刚登基时,亲自写下的旨意。”官家叹了口气,“怎么说呢,世人都说仁宗皇帝,仁爱无双,可我大乾如今之积弊,十之七八,源自于仁宗朝。

    若是朕也能做那个垂拱而治的泥胎皇帝,求一个自我潇洒,青史留名,也就罢了,可偏偏,福,他享了,难,子孙来当。

    刺面相公之事,到底是如何,朝野都清楚。

    朕本打算继位后,就为刺面相公平反,但当时韩相公等仁宗朝的众正们,还在朝堂上站着,朕面对他们时,尚且需要小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