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九章 配不配
我朴家动手了。”
老国相闻言,嘴角露出一抹笑意。
他不是不能说话,病很重,但脑子,还算清醒,口齿,也算清晰,但他实在是懒得和自己这个儿子费什么口舌。
实在是……没什么意义。
人呐,不能太聪明,太聪明的话,再看看自己的儿子们,总会觉得蠢得实在是一塌糊涂,就会怀疑,这到底是不是自己亲生的?
“我爹,也常常会有这种感觉,不过,他和您是反着来的。”
一道清脆的声音响起,似乎看透了自己的心思。
老国相循声看过去,发现不知何时起,自自己身后站着一位俊美的少年郎,少年郎身旁还有一位女婢。
老国相不是什么高手,身体现在又不好,被人悄无声息间来到自己身后,算不得什么讶事。
谢玉安上前,在老国相身侧的椅子上坐了下来,拿出一个橘子,开始慢慢地剥。
小儿子朴成马上禀告道:
“父亲,这位是大楚谢家的少主。”
“作死……”
老国相吐出这两个字。
朴成面露尴尬之色。
谢玉安则笑道:“可能,在朴老您看来,朴家现在什么事儿都不做,才是最稳妥的,最起码,可以保全个朴家的富贵,毕竟,梁国国主能坐上那个位置,也是靠着您,不看僧面看佛面嘛。
但朴老似乎忘记了一件事儿,您不是一个人,甚至,您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朴家,您能放下那是因为您自觉还有脸面;
嗯,我也觉得,您这个选择是明智的,毕竟,您那几个儿子我都接触过了,真的很蠢;
这蠢得,就跟我看我爹一样,有时候我也总是在想,我娘当初是不是给我爹戴了道。
“这是自然,再输一把,也就不用等燕人休养生息再动手了,咱们自个儿的胆气,也就提前被散了个七七八八。”
“是啊,不过这次,还得看那位燕国的南门关总兵,到底会不会配合咱们。”
“会的,此人我凤巢内卫早就做过调查,出身自燕国京畿的南安县,走过商,后为兄弟出头杀了一放贷的泼皮。
后发配成刑徒入晋地,靠着军功一步步爬起,再又得两任颖都太守的赏识,这才得以飞黄腾达。
曾溺过水的人,以后啊,只要给他一根绳子,他就会死拽着不放,而且会不惜一切地向上爬。
否则,也做不出杀妾求功之事。
他当上南门关总兵后,一门心思地想要提前整合这些小国为燕所用,以成就自己的功绩,这次,咱给他这个机会,我就赌他的性格,就是火中取栗,他也必然愿意上前一搏的。
何况,
这还是千载良机,呵呵。”
“燕地,倒是盛产这类的人。”孟珙说道。
“呵呵。”
谢玉安点点头,又摇摇头,
“燕人以他们的平西王为榜样,殊不知,那位平西王爷,日子过得是真正的自在,这一点,他们是学不来的。”
“自在却不吃亏。”孟珙补充道。
“能为大呗,各行各业,本事大,大到一定程度,就能过得顺心意一些,不用再多看别人脸色了。
怎么又说到那平西王身上了呢,呵呵。
要知道,这次咱可是躲着他来的。
早年,燕国有位靖南王,那是真打不过,后来,燕国又有了平西王,还是难办;
现在,
咱学乖了,
何必每次都和燕国最厉害的人物交手呢,挑挑拣拣,总能找个软柿子出来的,先找软柿子捏捏,找找心气儿再说吧。”
“你想要捏的,可不仅仅是软柿子。”孟珙说道。
“捏一只还是捏一筐,得看命,就比如上次楚燕之国战,洪水泛滥成灾,让晋地受难,让燕人后勤艰难,却又使得燕人得以趁此机会改水道入楚。
这是什么,
这就是命。
燕人顺了好多年了,不可能总那么顺的。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看吧。”
谢玉安起身,
拍了拍自己的裤腿,
感慨道:
“风水轮流转,该咱们了。”
……
晚上,
已经睡着的屋外,有人敲门。
侍寝的婢女起身去开门,
门被打开,她就被点晕了过去。
谢玉安自床上坐了起来,开口道:
“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