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 铁甲炮车的震慑力

大唐还提出了很多诱人的经济合作计划,并决定将铁轨铺向很多附属国,如此,这些附属国就可以利用便利的交通,与大唐帝国好好做生意了,尤其是西域的很多小国,天生就是做生意的国度,只要交通便利了,生意就可以做的更大,对大唐的归附之心,自然也就更浓了。

  人活着追求的东西,无非就是利益,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世上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共同的利益,才能让两个原本不相干的人成为非常友好的朋友。

  当铁轨日后铺到安西诸国,并增强双方的经贸往来之后,大唐与这些小国必将共同繁荣,而随着来往的密切,双方就会渐渐的不分彼此,甚至,这些小国会很顺从的并入大唐帝国。

  李安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的,就从铺设铁轨和促进贸易开始。

  这一次的炮兵大演习,举办的可谓是空前成功,所有参加观礼的各国使节,全都见识到了大唐帝国的强大实力,从而对大唐帝国充满敬仰和畏惧,这对大唐帝国来说,是非常有利的。

  在大演习彻底结束之后,各国使节都有些意犹未尽,有的围在沙盘前指指点点,甚至用手抚摸沙盘,以了解制造沙盘的材料。

  还有一些使节匆匆忙忙的跑下观礼台,去近距离观察停在观礼台下不远处的铁甲炮车。

  威武霸气的外形,坚硬无比的铁甲,让人恐惧的炮口,近距离观察之后,各国使节对铁甲炮车更加的崇拜。

  很多使节用手臂敲打铁甲炮车,以确定铁甲的厚度,以及坚固程度。

  “诸位,你们若是有兴趣,可以进入里面看看,大唐帝国的铁甲炮车,对所有朋友都是开放的。”

  李安走了过来,非常客气的说道。

  在这个落后的时代,除了大唐帝国,任何国家都是没有能力制造这种先进装备的,就算让他们天天在里面研究,也不可能仿制出来,很多小国,你就算将技术让给他,他也没有足够的财力和人力,部署制造铁甲炮车,所需要的整个工业体系,所以,完全不必担心泄密。

  “那可真是太好了,好不容易来大唐一趟,一定要进去看个究竟。”

  大部分使节相视一笑,马上做出了明智的决定。

  铁甲炮车的顶部有几个入口,另外,在尾部的侧面,还有一个比较大的小门,是为了方便将石炭和炮弹运入旋转炮塔而预留的。此时,倒成了这些使节最方便的进入口。

  由于内部空间有限,只能进入十余人,剩下的人,要等他们下车之后,才能进入参观,很多使节心情比较迫切,在外面急的团团转,恨不得早些进入铁甲炮车内部看个究竟。

  “李侍郎,一般的马车都只有两个车轮,这铁甲炮车居然有八个车轮,而且,轮子更宽更大,是为了什么?”

  一名使节好奇的看着眼前粗大的八个大铁轮,提出了心头的疑问。

  李安笑着解释道:“铁甲炮车身躯庞大,也很沉重,轮子多一些可以更好的分担压力,这样,每个轮子所受到的压力就比较小了,车轴不容易磨损,另外,轮子多一些,宽一些是为了与地面接触的面积大一些,这样可以防止车轮陷入淤泥之中,更可以提高铁甲炮车的行进速度。”

  “原来这小小的车轮,就有这么多的学问啊!真是太厉害了。”

  “就是铁甲炮车上的一个小小轮子,我们石国都造不出来啊!”

  “李侍郎能造出铁甲炮车,真是太厉害了。”

  多名使节感慨起来,并不忘夸赞李安几句。

  “敢问李侍郎,这样的一辆铁甲炮车,需要多少钱?”

  一名康国使节开口问道。

  “这个……大约需要万金左右吧!”

  李安随口估算了一个大概的价格。

  “一万两黄金,有这么贵。”

  “一辆就要一万两黄金,五十辆就是五十万两,也只有大唐能有这份财力装备铁甲炮车啊!”

  “价格虽然贵了一点,但以铁甲炮车的战力,付出这点钱还是值得的。”

  众使节议论了起来。

  “咔咔咔……”

  参观的一名使节手痒了,居然摇动手轮,并让整个旋转炮塔转动了好大一个角度。

  “这炮口居然还能旋转方向,这样打击范围就更广了,太厉害了。”

  “好厉害的铁甲炮车,我待会儿也要上去试试。”

  刚才表演的时候,故意没有演示这一项,现在被这些人意外发现,再一次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李安先将旋转炮塔的原理解释了一遍,让众使节听的是晕头转向,而后才讲解旋转炮塔在战场上,所能起到的巨大作用。

  为了让这些好奇的各国使节,尽情的观赏这辆铁甲炮车,李安留下几名技术人员维持秩序和提醒危险,并告诉这些好奇的使节,想参观到什么时候,就参观到什么时候,就算拍照留念都行,当然,这个时代还没有拍照技术,最多只能请个高明的画师,将人和铁甲炮车画出来。

  在离开演习场的时候,李安让部下将那门新式火炮也拉过来,并表演精确射击技术,让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