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石炭

若是建在大殿,一定能让整个大殿都暖和起来。”

  “壁炉,是什么东西,朕怎么没听说过?”

  李隆基一头雾水,策马看向身侧的高力士,他觉得鱼朝恩知道,高力士肯定也会知道。

  “大家,这壁炉与御厨做饭的土灶差不多,也有一个烟囱,不过,这种东西实在不宜放在大殿,会有碍观瞻的。”

  高力士这些日子一直陪在李隆基身边,并没有亲自前往李安的府邸,更没有亲眼见过壁炉,他也只是从别人的嘴中了解了壁炉的功能,所以,他觉得壁炉就是厨房的土灶加烟囱,放在紫宸殿这种地方,显然是不合适的。

  “大家,还是大将军考虑的周全,奴婢考虑不周,罪该万死。”

  鱼朝恩知道自己多嘴了,连忙认错。

  “壁炉?壁炉?”

  李隆基蹙眉沉思片刻,突然对壁炉产生了兴趣,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壁炉是李安发明的,而李安在这之前,发明的稀罕玩意可真是不少,每一样都让人震惊。

  “过些日子,朕一定要去李安的府邸亲自看看。”

  李隆基笑着说了一句。

  “大家,右相殿外求见。”

  一名小太监进殿请示道。

  李隆基轻轻点了点头,示意李林甫可以进来。

  李林甫将前一日处理的各种政务,条理清晰的向李隆基做了一番汇报,并发表自己的各种见解,让李隆基听了很满意。

  “右相,左相为何没有一起来。”

  李隆基感到有些好奇,前几次,李林甫总是与李适之一同前来汇报,这一次却有了意外。

  “启禀陛下,左相刚刚急匆匆的出宫了,好像是要与李白、韦坚几人饮酒,还说要不醉不归,臣让左相见完陛下再走,左相认为不能让李白几人太久等,而且,这些政务已经处理完,让臣一个人汇报也未尝不可。”

  李林甫言辞恳切的汇报,不过说的并非都是事实,李适之要与李白几人饮酒是不假,但李适之是打算见完李隆基之后再去的,而李林甫却表示,事情已经处理的非常完美了,自己一个人去见皇帝就可以,让李适之早些下班,早些与李白等朋友宴饮。

  李隆基闻言,虽然没说什么,毕竟,这也不是多么严重的大事,但他的脸色却是有些不太好,而这一切,自然被李林甫看在眼中。

  “陛下,臣有些心理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右相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李隆基余怒未消,轻轻应了一句。

  “陛下,臣的肺腑之言憋了多日,今日是不得不说,以臣愚见,左相好客,常与好友宴饮本是好事,但左相每次饮酒都不低于一斗,如此下去,必然伤身,陛下重用左相,左相却不爱惜自己的身体,这有负陛下所托,另外,左相身为百官之长,理应以身作则,为百官树立良好的形象,岂能整日饮酒,而且,还饮的如此之多,长此下去,只怕我朝中大臣都要成酒鬼了,到时候,谁还认真为陛下效力呢?”

  李林甫一脸心痛的诉说着,仿佛真的为大唐的朝政担忧似的,不得不说,这演技极高,比后世影帝级别的大神还厉害。

  “哼,岂有此理。”

  李隆基果然怒了,李适之的行政能力,是他非常满意的,但对李适之的好酒成性,他也是早有耳闻,如今,听说李适之居然为了早些与好友饮酒,连他这个皇帝都不放在眼里了,长此以往,那还得了,而且,好酒成性给百官树立了非常不好的形象。

  “陛下息怒,臣多言了,想必左相只是一时贪杯,日后应该不会这样了。”

  李林甫一脸真诚的为李适之开脱,心里则巴不得李适之被治罪。

  “左相年近半百,不是二八少年郎,右相就不用为他说好话了,明日早朝,朕定要好好问候他。”

  李隆基将身前的奏折猛的卷起,起身离开紫宸殿,高力士看了李林甫一眼,连忙和鱼朝恩跟了上去。

  整个紫宸殿只剩下李林甫一个人,他嘴角一抹冷笑,迈着步子,悠闲的离开了皇宫。

  长安城南门外十五里,李安别院的外侧土墙已经建好了,加工厂的轮椅生产线,也在两名工匠的指导下正式展开。

  按照李安的设计,五十辆轮椅要一次性出货,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节约时间,几日内就可以完成这一批订货。

  为了防止生产线出现意外,李安亲自跑到城外,对工匠们进行一番指导和鼓励,让他们加紧时间干活,越早造出这一批货,他们得到的工钱就越多。

  “阿郎,这里有老工匠盯着就行了,您尽管放心。”

  赵六在加工厂的工棚里睡了一夜,第二日也忙着组建生产线,所以,一直没有返回城内,见李安跑来视察,连忙奔了过来。

  “赵六,这些蔬菜大棚,有没有什么问题。”

  李安说着向这些大棚走去,这些大棚凝聚力李安太多的心血,所以,李安非常关心这些大棚,若是真的出现大的意外,李安可就哭惨了。

  “阿郎放心,在蔡苗全部种好之后,每日只需在夜间给壁炉加温,收放草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