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九章 台上台下
命,整整一百八十三人,却连一个挣扎之人都没有,更不会有人喊什么“freedom”之类的口号。
这些军中刺头,此时却乖顺得如同待宰羔羊。
也没有人刽子手浪费时间在询问什么遗言上。
没有哭嚎,没有挣扎,没有任何波澜。
手起斧落,近两百颗人头便顺顺当当地砸落于地,甚至没能激起任何尘土。
新搭建的行刑台上又为雨水冲刷了一遍,干净得很。
喷薄而出的血液倒是不少,只是很快又被新落的雨水洗净。
与漫长的等待相反,行刑的速度却出乎预料地快。
快得台上台下的所有人似乎都没能反应过来。
随着早有准备的兵士们快速地将尸体与头颅全部收走,除了为木制刑台稍稍染上点几乎看不清的颜色,曾经的一百八十三人,便再未留下痕迹。
然而终究,他们的死亡,还是留有一些痕迹的。
在观刑人的心中。
扶苏没有去观刑。
不是因为他觉得这是浪费时间,而是因为他对任何人类夺取他人性命的行为都不感兴趣。
无论是否合理合法。
这当然不是什么悲天悯人。
否则扶苏也不会亲自签署这一百八十三人的死刑。
而且他也不会认为这件事有何错误。
相反,这一百八十三人的死,是必然的,也是有意义的。
小到一座军营,大到一国,再大到整个天下,推行新法,哪有不死人的。
商君在渭水河畔杀了多少人?
史书上只写了一日七百,却没说渭水刑场设立了多少日。
字里行间血流漂橹。
扶苏轻轻合上写有大昭新法第二步的上奏文书,右手不经意间稍有抖动。
他只会杀得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