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九章 老狐

胜所言,三国为何和谈其实根本就不重要,因为此时和谈对于赵魏来说很有必要,那么他为何还要问呢?

  他是想隐瞒自己已经知道了齐楚联盟的事!

  更重要的,是隐瞒赵魏此时比昭国还要急切的事实。

  看似多此一举,其实不然。

  因为如果两国此前已经知道了齐楚会盟,那么对于此次和谈,昭国提出的议和条件即便如何苛刻,也都会在赵魏底线之上,毕竟亡国在前,什么条件都不会过分。

  但如果两国此前不知,那么对于一些过分的条件,比如此次必然会提出的割让上党一事,赵胜便有了足够的推脱余地。

  因为此前“不知”,那么赵胜就有足够的借口,去向邯郸请示,这么一来一回就能拖延很长时间。

  拖延有何用处?

  用处大了。

  三国和谈一事,用不了多久就会传到齐王与楚王耳中,那么两王在入侵赵魏之前,想必要考虑昭国的立场而不敢妄动。

  而对于大昭而言,和谈已经开始,即便此时再想跟齐楚结盟,也已经晚了,选择做出再想改弦更张,便不可能了。

  而拖得越久,赵魏的不利态势就越有可能得到缓和。

  首先,齐楚之间的同盟,是在于齐王看到将来可以得到更大的利益之下,才肯割让半壁江山出来的,如今三国会盟,赵国的土地至少是不用想了,那么齐王还有意愿割地吗?

  楚王的会盟原因,是在于觊觎齐国的土地,如果齐王不愿意割地,以楚王的性格,怎么可能不会心生不满?

  熊槐可不在意你齐王如何想,已经答应的土地再想反悔,势必就是反目成仇。

  只要拖到那时,和谈与否,对赵魏便没有那么迫切了。

  还是小瞧了这些敢于长期与虎谋皮的老狐狸了。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