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七章 三处战场
emsp; 片刻后,扶苏只觉得肩上似乎被拍打似的一沉。随即,自那日就一直压在他肩上的重担似乎凭空消失了。
右手停下了颤抖。
饮尽杯中酒,起身,出帐。
只有梅子酒等在帐外,“公子走出来了。”
“走出来了。”
——————
同样为了大昭奋战不休的不止有前线的战士,还有在咸阳城中的蒙毅。
蒙毅连夜带回的分析以及求和的恳请,同样受到了相邦李斯的反对。
但是与刚入大昭不同的尉缭子不同,已是三代忠臣良将的蒙毅,可不是李斯能够以出身抹黑的。
但这难不倒李斯。
只要问问蒙毅以及公子的情报来源就行了。
嬴玉是借道楚国从武关入的境,没有经过乱战中的韩魏,因此扶苏的来源自然还是咸阳,准确说同样是来自于尉缭子。
那么一切就很清楚了,公子的判断同样是受到了尉缭的蒙蔽。
至于说这情报是嬴玉带回的,嬴玉还昏迷着呢,当庭奏对是不可能的,还不都是随着尉缭一张口随便说。
但李斯忘了,他此时面对的可已不是拙於言词的尉缭子了。
蒙毅毫无所动,只问了一句,就让辩才无碍的相邦脸红耳赤。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蒙毅不才,请李相为后学解此言何意?”
正是李斯的成名作。
《谏逐客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