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八章 急转直下(求订阅)

  但事实还是打了这些人的脸,即便对此有所心理准备的尉缭和扶苏,也为此吃惊不已。

  事实就是,仅一个月的时间,关中各地符合募兵标准的报名兵员就已经超过了十万。

  当然,因为不符合标准而被筛掉的兵员更多。

  而不符合主力标准的人也不必担忧报国无门,他们完全可以去参加并无严苛要求的郡兵与边境守军。

  始皇自然没有一上来就完全抛弃征兵制。

  募兵的好处显而易见,但是劣势也很明显。那就是国家对于兵源的质量缺乏直接的把控手段。

  如今昭军在战场上连战连捷,民众参军的意愿强烈,此刻当然能够征募到质量上乘且数量不少的兵员来。

  但如果昭军开始吃败仗,甚至是大败仗了呢?

  即便是有高额的赏赐与爵位激励,但与死亡相比,那些赏赐真的足够诱人吗?

  放弃征兵制很容易,但想要在民众习惯了募兵之后再重拾起来,就不会那么简单了。

  对此,有一项已经施行了很久的规则又被翻了出来。

  家中已有参与募兵的,不需要再出男丁参与征兵,而家中男丁不够资格参与募兵的,就要接受国家的强制征兵。

  退役制度同样覆盖到了征兵头上,时限同样是二十年,但服役时与退役后的待遇,自然比照募兵会有一个明显的下滑。

  另外,因为征兵服役期限并不总是连续,他们要完成服役期限所要花费的时间自然会远超二十年。

  这些,和其他的详细规定,都是扶苏想不到,或者说是任何人不真的设身处地去做,就无法想到的。

  这支新成立的军队,现在就交到了杨端和的手中。

  在领军之后,杨端和需要先向西支援驻守长城的羌瘣,然后再北上,联合义渠与乌氏倮的部族,一同将匈奴再次赶出国境。

  匈奴的大举入侵当然很紧迫,但是并不足以让扶苏与樗里偲等人大惊失色。

  真正让他们紧张的,是此刻还未传到咸阳城的消息:魏无忌杀魏王圉于王宫后,领军西出轵关。

  而轵关,就在白起军身后。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