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4、没有官渡啦!

擒来!”

  旋即就是交出令符,使颜良为前锋大将,杀向白马。

  其余谋士虽各有打算,然见颜良已得令,自无多言。

  实在也是因为颜良在袁绍军中威名不可轻。

  昔日少府孔融,就以袁绍军中颜良,文丑勇冠三军,而劝谏曹操应该投降袁绍。

  可见这颜良是多有名望了。

  而沮授眼见事已说定,憋在心中的话语却不得说,只能默默放在心中。

  ...

  说起来,这沮授可当真也是特别的很。

  对袁绍那是忠心恳恳,袁绍却常常不用其计。

  当初其与田丰,共同劝说袁绍迎奉天子。但淳于琼等人认为要复兴汉室太难,而且迎立汉帝会削弱自己的权力,劝袁绍不要用此计策,袁绍于是放弃。

  后认为诸子分立乃是取祸之道,曾也劝谏袁绍道:“世称一兔走衢,万人逐之,一人获之,贪者悉止,分定故也。且年均以贤,德均则卜,古之制也。愿上惟先代成败之戒,下思逐兔分定之义。”

  这理由,可以说是说的娓娓道来,极为有理。

  偏偏这袁绍就觉得诸子皆是大才,坚持是要令四子各据一州,以观察其能力。

  沮授是出门就叹息:“祸其始此乎!”

  随后提出三年疲曹的战略,不但没有被袁绍采纳,反而被削弱兵权。

  在官渡之战中,沮授提出缓进战术,不被采纳。

  在乌巢被烧前夕,沮授提出外表护粮,又不被采纳。

  在袁绍大败后,沮授被俘获,拒绝投降。

  最后,沮授欲回河北,事败被杀。

  你瞅瞅这经历!

  整个三国,咱还真找不出那个谋士比沮授更悲剧的了。

  那特娘的在战略大方向上,就没被袁绍给采纳过的。

  然而就算如此,沮授最后还要归的北方!

  正所谓:“河北多名士,忠贞推沮君。凝眸知阵法,仰面识天文。至死心如铁,临危气似云!”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