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三派人

  ( 天才一秒记住 造化图小说网 (zaohuatu.com) )

  这益州分成两派,准确的说是分了个三派。

  一是直接愿意投降的,以那吴懿与刘巴为首。

  一个是要叫刘备去汉中抗衡袁耀的,以张松为首。

  还有一个,则是折中派,起的主意,叫刘备继续在巴郡抗荆州方面的袁耀军马。

  至于汉中这险要之地,则是要叫刘璋亲自领兵,夺取汉中!

  这一派,又以法正为首。

  本来按照这道理来说,法正与张松乃是好友,该是支持那张松所言才是。

  然与张松有些不同,法正如今的地位是比较偏低的。

  法正出身扶风郡,乃名门世家,为名士法真之孙。

  时建安初年,由于天下饥荒,虽说袁家的淮南之地整治及时,却也顾不得整个天下。

  法正与好友同郡的孟达,在不得已之下,只得一起入蜀依附刘璋。

  但刘璋实在不是个善于用人的人,入蜀很久之后,法正才当上新都县令,之后又被任命为军议校尉。

  严格来说,军议校尉只是一个杂号职位,压根排不上名号的。

  法正怀才不遇,又被州邑中的人诽谤,十分苦恼。

  所幸益州别驾张松与法正是好友,又觉法正才智卓越,照顾有佳。

  二人尤其觉得刘璋不是个能成大事的人,常常感概自己的遭遇。

  所以如此看来,当年为何刘备入蜀之后,法正能竭力劝服那刘璋投降,都是有原因的。

  再看看宁死不降的代表人物张任。

  为何能是如此,自也是与其成长经历相关。

  张任乃是地地道道的蜀地人,出生于贫寒家庭,但张任自少就胆大勇敢,为人有志向节气。

  不似张松与法正,祖上压根就没阔过!

  能成一方大将,全靠刘家父子的提携。

  这出身寒门,一步一个脚印走上来的人物,往往就比那些个世家人更加“愚忠”一些。

  并非是其见识少,不晓得刘璋本不是明君。实在是讲究“知恩图报,以身报君”这般的准则。

  话说的歪了,这会再是言归正传。

  正因是这成长经历,当年法正怀才不遇,愿意因刘璋的羸弱而引刘备为主。

  如今,虽是同样觉得刘璋羸弱,却只愿叫那刘备留在巴郡。

  为何?

  还得说说当年的袁耀抗旱的事情。

  当年抗旱,抗的是旱,挣的是民心。

  如法正这般受过旱灾的,自然知道袁耀叫天下共享的袁氏水车,到底积攒了多少恩情,救活了天下多少百姓。

  这若是当真说要在刘备与袁耀之间,法正还得选袁耀来。

  比起叫刘备入住蜀地,法正宁愿叫天下归陈,是以其是万不能叫那刘备入蜀的。

  只是若与刘巴一般,直接投袁耀,难免不合为臣者该是所思,所以这才成个了第三派。

  而这一派,自然又有张任支持。

  那张任可是憋了半晌了,不管是吴懿刘巴,还是张松之言,可谓皆不合乎其心意。

  直到听得法正之言,才是上前应道:“要入汉中,哪用那刘玄德,还请使君给吾一直兵马,待吾杀至汉中,替使君把手汉中之地!”

  好嘛,这一番话,把本就已经复杂的局势,给弄的越来越复杂了。

  刘璋听得这三方的言语,直觉得脑子都快炸了。

  一个是要投降,一个是叫刘备守汉中,一个是要自己去讨张鲁。

  其实讨伐张鲁,刘璋也不是没试过,只是被打回来了。

  刘璋听得不停暗思道:“而如今叫张任再去,可能击败那张鲁?”

  “就算真能败那张鲁,后头袁家若真起了百万军马,该怎么抵挡?”

  “莫不然就如吴懿所言,直接降那袁氏?”

  心头是各种乱七八糟的想法,刘璋实在一时拿不得主意。

  而下头,却已整个乱了起来。

  那张松眼见刘玄德入蜀的事情又是凉了,心里哪能不着急。

  更是想不到,自己那好友法正,竟然出了一个这主意。

  急切道:“今日大敌当前,该是人尽其用,刘玄德帐下有关羽张飞这般猛将,叫其驻守汉中,当是最好啊!”

  张任听得却道:“那刘备,荆州都拿不下,叫其去汉中,就能拿下汉中了?”

  “说什么关羽张飞有万夫不当之勇,结果却又如何?”

  “在荆州,被是几个五溪蛮人,就杀败矣!”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