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局势扭转
毕竟,当年魏国的上党守姜鄙,就从始至终没有逼出廉驳在谋略上的能耐,后者只是亲自上阵莽了一仗,就打地姜鄙负伤而退,一退数十里。
然而好景不长,没过多久,魏国就调来了乐成、韩徐两位将领,这两位前韩国的擅战之将,可要比赵岳、冯颋难缠多了,虽然这二人皆并非是以武力见长的将领,但运用谋略以及临阵指挥,皆是上乘,让渭阳君嬴华非但讨不到半点便宜,还吃了几次不轻不重的亏。
但即便如此,渭阳君嬴华还是没有放弃,倒不是他不甘心背负战败的污名,而是他不舍得放弃河套战场,毕竟这处战场决定整个河套的归属——这可是一片非常适合放牧牲畜的草原,倘若他秦国能得到这片土地,就能得到源源不断的战马与牛羊。
更要紧的是,倘若放弃河套地区,他好不容易在廉驳等人手中夺得的银川郡,也得拱手还给魏军,这让渭阳君嬴华颇为不甘心。
但不甘心归不甘心,王令难违,纵使渭阳君嬴华不舍得放弃河套战场,在收到了秦王囘的命令后,也只得放弃。
在咬牙放弃河套战场后,渭阳君嬴华来到放置行军图的案几旁,俯身寻找「雕阴(甘泉)」的位置。
片刻后,待找到雕阴城的位置后,他皱起了眉头。
因为雕阴位于「河西高原(高土高原)」地势最高的六盘山的山径上,扼守着河套至河西的其中一条通道,易守难攻,极难攻陷。
当年魏国之所以能够攻陷此地,那是因为当时魏国的敌人乃是杂胡,实力远远不如魏国,而现如今,渭阳君嬴华若要攻陷这座城池,他所要面对的,确实整体实力比还他秦军还要强大的魏军,这难度可不是一星半点。
更要紧的是,雕阴的北侧,在六盘山的北部山脚,即是「肤施(延安)」,据渭阳君嬴华所知,河西守司马安的前副将「闻续」,就是驻守雕阴、肤施两地的将领。
对于魏将闻续,渭阳君嬴华从未打过交道,哪怕是他近几年与廉驳在河套打地不可开交,闻续也并未带兵协助廉驳,仍旧是守卫在六盘山一带,据说是一位非常严谨的将领。
敌将性格严谨稳重,对于己方而言,可不是什么好消息,更别说,这位魏将还曾被武信侯公孙起偷袭过,因为仓促应敌而导致肤施、雕阴两地失陷,可想而知,在得过一次教训后,那闻续必定会更加谨慎,就这极大地增加了渭阳君嬴华攻陷肤施、雕阴两地的难度。
但还是那句话,王令难违,秦王囘命他立刻支援河西战场,那么,他就必须排除万难,不管前方的道路有多么坎坷。
在思考了一阵后,渭阳君嬴华唤来了副将「王琅」,在将秦王囘的命令告知后者之后,他沉声说道:“我率百余锐骑先行,先到肤施一带看看情况,你于今晚夜半悄然拔营,切记,莫要惊动对面的魏军。”
王琅抱拳应命。
将军队托付给副将王琅,渭阳君嬴华带着百余骑兵,假扮成巡逻的骑兵,迅速前往河西高原。
虽然途中他也曾遭遇到魏军的巡逻骑兵,有朔方骑兵、有九原骑兵、有云中骑兵,但那些魏军骑兵因为己方只有十几骑人数而并未攻击他们,只是稍稍跟了一阵。
花了很大精力打发掉这些魏军后,天色已临近黄昏,渭阳君嬴华依旧马不停蹄地赶往六盘山一带,在整整赶了六日的路程后,他这才抵达了肤施一带。
此时,渭阳君嬴华弃马登山,登上六盘山的西北实话,丢掉河西三座城池,对于赵润来说完全不痛不痒,毕竟此时韩国已经归并,他已经真正地坐拥了整个中原,在这种情况下,丢掉三座城池算什么?
他只是意外于渭阳君嬴华竟然选择放弃河套战场而已。
要知道,非特殊情况下,哪怕渭阳君嬴华是嬴氏王族,他也没有权利在战略上擅做主张。
很显然,这必定是他赵润的老丈人秦王囘默许的,或者说,是秦王囘见河西战场战况不妙,是故放弃了河套战场,试图将兵力集中在河西,与他魏国决战。
『呵,反正韩国的事差不多也忙完了,就陪老丈人耍耍好了。』
赵润暗暗想道。
三日后,即魏昭武十三年六月初一,魏王赵润携将领卫骄、吕牧、穆青等人,亲率三万雒阳禁卫军,前赴河西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