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亡齿寒

  “长田君?”

  长田雅治回头,竟然是陆军士官学校同届的うえの (上野)。

  他穿着昭五式立领军服,站在周围人艳羡崇拜的目光中,颇有些意气风发。

  长田雅治的目光落在他肩膀上抢眼的金红色肩章上闪了闪,

  不过几年不见

  “上野君竟然升任中佐了,恭喜呀!”

  上野脸上的笑意深刻了一分。

  时间确实是个奇妙的东西。

  谁能想到当年在军校里面因为训练严苛还哭鼻子的家伙竟然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礼节性的寒暄几句后,上野语似关心的问起了近况。

  ““长田君当年是我们同期中最为优异的,还是第一批被派往支那沪上,怎么回国待职了?”

  “您现在还是少佐军衔?”

  嘲讽? 挑衅?

  长田雅治的目光瞬间闪过一丝冷厉。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后,开始琢磨起对方的用意。

  上野的母亲是银行家的女儿,父亲虽然只是少佐,可家族在军界却很有名。

  毕业后,他没上战场,据说进入了军部当了一个散职员。

  年纪轻轻,又没有任何战功。却能如此顺利的升职成了中佐。

  要知道,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生,到了顶点也就是中佐了。

  对比自己现如今的处境,一丝苦涩不划过他的心头。

  上野在观察着,虽然现在长田雅治表情一如既往的平静。

  可他还是觉得刚才那令人心有余悸的冷厉一瞥不是幻觉。

  学生时代就大名鼎鼎的长田雅治君,上过战场以后,更加令人畏惧了。

  他吞咽了一下口水,心里却突然泛起点奇怪的感觉。

  这样的人,不应该得罪!

  “我其实很为长田君可惜?”

  面对别人突如其来的示好,长田雅治闻言只是挑了下眉,表情却依然淡淡的。

  上野有些心急,决定拿出点更多的诚意

  “您的上司松本大佐,是中野大将的嫡系。照理说大将职衔,在沪上是最高长官了,有这层关系,您本应该职位高升。”

  他这样直白,况且消息居然如此灵通!

  上野感受到长田目光显而易见的带了点重视,终于又微微的笑了起来。

  “您回国想必也有所耳闻。日前,参谋长东条英机大人与作战本部长石原大人的派系之争吧!”

  长田雅治点了点头,这确有其事!

  自明治37年日俄战争后,日虽作为战胜国,取得了满洲里的隐性主导权。但旧俄经过十月革命建立了苏联政府,来势汹汹,更别有用心的加强了远东军事力量。

  两国就满洲等华北地区摩擦愈发严重。

  因此,所有人都认同,对苏终会再有一战。

  而华国,土地广阔,资源丰富,既是苏的第一邻国,又比邻朝鲜半岛。

  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内阁早已划定了,在日苏开战之前,必须要拿下华国的战略。

  至此,也诞生出了内阁中的两大派系。

  参谋本部作战部长石原莞尔--不扩大派领袖。主张世界最终战论,认为日最后对手将是美利坚合众国。

  本人更曾在20岁亲身前往华国,一番考察以后他认为目前日本的国力还无法吞咽下华国这匹古老的巨兽。

  所以,他提议奉行稳妥的“日支亲善”政策,让华国成为东亚联盟一员。

  从而可以心无旁骛的全力建设满洲国,充足国力后,再对付征服世界的第一个对手---苏联!

  若苏联这一东亚第一强国投降,华国便不战而胜了。

  不过,此论点一出,便得到了以关东军参谋长东条英机为首的扩大派反对。

  两位同为陆军大毕业的优秀将领,因为人生轨迹的不同,对世界局势的判断也走向了两个极为不同的方向。

  出身军世家的东条英机是一个狂热的战争爱好者,毕业后作为英被派往德国出任日本驻德大使馆武官,通德语。

  而游历过欧美后,他更加认定德军强大,非常推崇德系战术。

  所以,在此时欧洲全面开战,德英为首的第一战场的背景下,石原竟将目光放到美国这个新兴的移民国家上,还提出日美最终战论,在他看来实在是哗众取宠而可笑的。

  况1935年后,蒋政府奉行欧美外交,与英吉利签订了铁路商业等一系列合作,严重威胁了日在华利益。

  因此东条坚信若日对苏开战,以蒋政府之圆滑,必不会保持中立,到时日腹背受敌,不如先一举荡平华国,再全力对付苏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