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乐业

的新函谷关处,才堪堪停下,收拢败军。

  这时,前军将领呼延宴过来的问接下来该做何打算。

  呼延宴先前曾经被徐策俘虏过,后者利用他大破石勒后,非常说话算话把放了他和侄儿,这次没有想到又遇到了徐策,简直就是克星,他是不太想再攻下去了。

  他看刘曜包成了个棕子,脸色惨白,于是劝道“将军,如今我等已擒得晋帝,又攻占洛阳,大功已成,城中财物又被王弥掠走,如今便是再攻破其城,也仅是得一空城尔,徒耗儿郎性命,既已达成目的,不如便先退回平阳,请示上命,再做打算。”

  现在的情况就很尴尬,洛阳那地方,情况太复杂了。

  北面是上党,南边是王弥,东边是石勒,西边是司马家的关中王,哪边势力占了洛阳,都要被周围的人敌视,就是他们占了,也占不久,只能退回来。

  只是如今明明是大胜,得了晋帝,却被上党之军横插一脚,太让人憋屈了些。

  刘曜当然也知道这一点,如今他伤重,就算想讨回场子,也有心无力,只能大骂了一番,放下狠话必报此仇后,带兵回师河东。

  晋帝则被他们一起带到了平阳。

  徐策收拢洛阳残兵,看着这残破的城市,叹息一番后,让人把东西收拾一下,准备将城中剩下的几万百姓带去上党郡安置。

  上党如今南方那块已经开垦的很不是错,很多人去了潞城做工,农业人口下降,急需补充,这些就正好。

  只是

  徐策站在洛阳城的西明门处,凝视着这就算残破不堪,也依旧气势恢弘的庞大帝国古都。

  这是汉魏的重新修缮过的旧城,历经了无数战火。

  做为华夏定都时间长达一千五百年的地方,洛阳就地势来说,真的是一个好地方。

  它北依邙山,又有黄河天堑,南边有伏牛山和熊耳山,西接崤山和中条,东望嵩山。周围有八关护守,且都是函谷、虎牢这样的雄关,极是易守难攻。

  最重要的是,这里水运强势,有八水环顾,南北通达,供养的起数十万的非农人口。

  然而,再雄伟的关隘,都要人来守啊。

  如果人再多一点,北方的底子再厚一点,他就可以守住这里,甚至把周围的石勒、王弥一一平定,只要天下安稳了,就不会有那么多人死去

  “将军,可以出发了。”段文鸳走上城墙,打断了青年的思考。

  “好。”徐策有些不舍地看着这座城池,点点头。

  没关系,很快,他就会回来。

  晋帝被拉到匈奴都城平阳后,匈奴皇帝大赦天下,改了年号,同时把晋帝贬为平阿公,没事就去调戏人家,问着“我当年见过你,你不记得我不”“你们家为什么兄弟相残啊”之类的话来装逼,还让晋帝穿仆人的衣服给他倒酒布菜,让那些被一带过去降臣们哇哇大哭。

  这些消息在匈奴的宣传下,很快传遍四海但,四海没有怎么震动,大家对这事其实都心知肚明。

  别的不说,洛阳失陷这事,完全是各方坐视造成的,西边的南阳王是东海王的弟弟,根本没有救皇帝的意思,南边的琅琊王也坐视皇帝死掉,当然,上党也是一样的选择,如果各方稍微积极那么一点点,晋朝也不会烂成如今这个样子。

  司马炎靠篡位曹家得到帝位,自然怕的别的权臣把自己做的事情再回馈一次。

  于是他死前大肆分封宗亲诸王,其实也是料到了将来自己的白痴儿子当不了皇帝时,哪怕内乱,上位的也是司马家的子孙,肉烂到底是在锅里。

  他猜到了开头,没猜到结局,同时也深刻地给后世上了一堂“为什么说分封制是不可行的”的现场表演,成了历史肯定秦始皇立郡县制的反面教材,时常被拖出来鞭尸。

  上党敢出兵去救皇帝,虽然没有救出来,大家也都很感佩地骂了声傻子,然后纷纷赞了并州和冀州的忠义。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虽然有人提议打到平阳去,救出晋帝,但大家都只是说说应该去,就没有一个人动弹的。

  各地大多方镇如今都想的是,皇帝你能不能早点死,你不死我们不好立新帝啊

  就洛阳失陷后的一个月里,大将军苟晞立了晋帝的侄儿为皇太子,说是受了晋帝的重托,立了一个行台临时政府,但他的地盘太小了,只有一个县,没人一个人听他的。

  而幽州王浚也立了一个皇太子,立了行台,但这皇太子是谁,连王浚的家人和手下都说不出来。

  而上党这边也遇到了麻烦。

  按王室继承权,皇帝是要从血源相近的宗室里挑。

  晋武帝司马炎一共有二十六个儿子,孙子辈更是快成了百人队,然而在八王之乱、刘聪、刘曜的帮助下,不算已经成了俘虏的晋帝,如今只剩下直系三个儿孙了。

  其中一个在苟晞那里,剩下的两个在上党。

  吴王司马晏和他的儿子。

  吴王从小眼睛不好,上党建立不久,就来过来治青光眼,住下之后,就享受这里的好,不想回去,还把自己的儿子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