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5章变相的支持国内的科研事业
工程因为从来没有人做过的关系,其造价多少,人们并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故而刘士卿所多少就是多少,别人就算是有所怀疑,也拿不出什么证据来和刘士卿进行辩解。千里眼太空望远镜就不太一样了,美国人和欧洲人联合制造的太空望远镜的具体花费,都是可以查到各种公开数据的,刘士卿就算是能够在千里眼太空望远镜的造价上作假,水分也不可能很多。
正是因为他们有如此的考量,才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不是因为千里眼太空望远镜的造价太贵了,而是千里眼太空望远镜的造价便宜的有些过分,要知道美国航空航天局和欧洲航天局当初制造哈勃空间望远镜,就花了三十亿美元左右,这还是1990年的物价水准,换算到现在,绝对是个天文数字,而韦伯太空望远镜的造价也有四十多亿美元,以哈勃空间望远镜时代的物价水平衡量,这四十多亿美元还算是比较少的。
不管是三十多亿美元还是四十多亿美元,跟一百亿华夏币相比,就没有什么可比性了,三者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中间差了好几倍。
“刘总,你确定千里眼太空望远镜的造价真的只有一百亿华夏币吗?你没有故意报少?”本来卢永祥还多少有些担心刘士卿漫天要价,现在却又担心刘士卿故意把造价报少了,变相的支持国内的科研事业。
其实一百亿华夏币的造价,刘士卿还是虚报了一些的,千里眼太空望远镜的造价并不需要一百亿华夏币这么夸张,根据刘士卿的测算,也就是七十多亿华夏币。之所以这么便宜,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他掌握着一整套非常成熟的制造太空望远镜的技术,再加上太空望远镜的各个零部件以及搭载的各种科研设备,都是由刘士卿的全自动智能实验室或者银河实业的各个子公司制造的,无形之中,成本就下降了许多。
如果千里眼太空望远镜是批量制造的话,就连七十多亿华夏币都用不了,刘士卿有信心将成本压缩到几亿华夏币的范围之内。不过这也就是他胡乱的想想罢了,太空望远镜的数量根本就不需要太多,有几个在太空中漂着就足够了,别说百八十个,就算是同时造十个八个的,都是严重的浪费。
刘士卿本来就没有想过要靠太空望远镜赚钱,八十亿华夏币卖给华夏科学院,不但收回了成本,就连发射升空的费用也能够赚回来了,这对刘士卿就足够了。
感谢“zhuheizi、我是天上一片云”的打赏,谢谢。.。
本站重要通知:请使用本站的免费小说app,、破防盗版、更新快,会员同步书架,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gegegengxin (按住三秒复制) 下载免费阅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