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节
听力和语感就上来了。”
“世界上不只是英国说英语,还有其他国家,比如美国。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绝大部分相同的,但是也有少部分词汇不太一样。我们现在学的主要是英式英语。”
讲完了这些后,小伙伴们又有其他问题,蜜芽儿都本着一个初生能够知道的范畴,尽量给大家伙解答了。
当叮铃铃的上课铃声响起,数学老师走进教室时,蜜芽儿在小伙伴心,已经是比教英语的老师还厉害的存在了。
~~~~~~~~~~~~~~~~~~~~
上午放了学,刘燕儿终于在众多同学羡慕的目光,成功牵着蜜芽儿的胳膊去食堂领饭,牙狗也很追上来了。
牙狗很从刘燕儿口听说了蜜芽儿的丰功伟绩,也是吓了一跳。
“蜜芽儿你啥时候变得这么厉害?”
刘燕儿白了牙狗一眼:“蜜芽儿啥时候不厉害过?她天天抱着戏匣子听,知道的事比我们多多了!”
牙狗想了想也是,服气了:“回头你教教我们吧,让我们也能英语厉害起来。”
蜜芽儿自然满口答应,她之前还因为操心着怎么让他们英语水平提高而走神,就这么被老师当场抓住呢。
这么说话间,他们已经来到了食堂外面。
现在这时候的食堂是不提供饭菜的,他们虽然也做饭,可是只负责给老师提供需要粮票的饭菜。对于学生,他们只负责帮着热饭。
简单地说就是,学生们一般周一来上学会带着一个尼龙兜,尼龙兜里挂着一周的口粮,条件差的是红薯面窝窝头,条件好的是玉米面窝窝头,再好的甚至可能是白面馒头,顺便里面再放点咸菜疙瘩萝卜条啥的。
蜜芽儿一个月十块钱零花钱,是打算偶尔不带饭时用的,现在她是带着饭的,是两个玉米面和白面混合的馍馍。
早上的时候,他们来到学校第一件事是把自己的馒头或者窝窝头用兜绑好了,做上记号,之后交到食堂。
到了午吃饭的时候,大家伙一拥而上,去寻找自己的兜。
他们几个来到了食堂后,很就碰上了上初三的猪毛。
猪毛让两个女孩子在外面等着,又询问了她们兜的特点,之后带着牙狗冲进去,在热气腾腾的蒸笼很拿出来三个兜。
兜有新有旧,猪毛和牙狗的粮食是在同一个兜里的,是玉米面馍馍四个。
刘燕儿用一个陈旧的兜,里面是两个红薯面窝窝头。
大家拎着湿热的兜,往食堂外面走,打算找一个安静地方一起吃饭。
正走着,蜜芽儿看到了一个背影,有点熟悉。
短发,穿着晦暗的衣裳,身形萧条。
蜜芽儿认出这是以前和萧竞越说过话的女生。
不知道这个女生是不是萧竞越当时的同学,如果是,按理说也应该高毕业了吧,怎么还没离开学校?
猪毛一向细心,看到蜜芽儿在瞅着那个女生,便说道:“这个人学习挺好的,可惜今年没考上。”
蜜芽儿一听猪毛认识,不由问道:“咋回事,你讲讲呗!”
猪毛:“这个说来就长了。”
说话间,大家伙已经走到了操场旁边的树荫底下,蹲在那里,大家伙开始准备吃干粮了。
蜜芽儿把自己的馍馍直接拿出来一个,要掰成三瓣给他们三个:“我吃一个就够了,这个你们分了吧。”
刘燕儿自然不要,毕竟大家家境条件不同,能做朋友不容易,总是贪朋友便宜,最后朋友也做不成的,她年纪小,还是懂这个道理的,于是便啃着红薯面窝窝头说:“我这个挺好吃的!”
蜜芽儿见了,也不强求,把那个馍馍给猪毛和牙狗了。
猪毛牙狗倒是没客气,一人一半分了——他们知道蜜芽儿肯定吃不了两个。
坐在那里,一边就着咸菜吃馍馍,一边说着话,猪毛讲起了那位短发女生的故事。
原来这个短发女生叫何美芹,和萧竞越同年,都是1963年生的,不过她比萧竞越低一年级,也没有萧竞越那个直接被科院少年班录取走的机会,所以今年才参考高考。
她以前和萧竞越走得比较近,现在矢志要追随萧竞越的脚步,争取考到科大去。
不能上科大少年班,那就走常规路子去考上科大吧。
可是谁知道,她很不幸,以三分之差没有被科大录取。
“挺可惜的,其实她学习特别好,之前一直年级第一的,很优秀的一个女生,如果说她报考清华北大,凭她的字数就考上了,谁知道她非要考科大,科大多难考啊。”
蜜芽儿听到这话,心里是明白的,在这个年月,还没有因为城市经济发展差异以及其他各种原因导致后面一些大学发展的差距,所以这个时候各大学录取分数线和在学生的影响力,和后来大家所知道的略有些不同。
那个时候国科技大学,也就是大家简称的科大,是最牛最牛的,录取分数线最高,比清华北大还厉害呢。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