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节

下,别逼死顾建国这个傻子啊。

  可是最后的结果让他几乎不敢相信:“他真烧出了砖?什么,八天?八天就能烧出?你哄谁呢?不信不信我不信!他怎么可能懂得烧砖?他又不是神仙他八天就能烧出砖来??”

  后来他自己来到了砖窑厂,一看那环形窑,顿时被镇住了。

  “这是建国你造的?”

  顾建国擦擦手上的泥灰:“是,这个叫环形窑,是连续作业窑,可以充分地利用……”

  顾建国开始科普自己的环形窑。

  陈胜利听得目瞪口呆,过了老半晌:“你还是我认识的那个顾建国吗?”

  上学的明明是童韵,怎么顾建国仿佛脱胎换骨了?

  ~~~~~~~~~~~~

  就在顾建国轰轰烈烈的环形窑烧砖大挣钱的日子,这一年时间已经到了1981年,蜜芽儿十二岁了,十二岁的蜜芽儿要参加才升初的考试了。

  按理说正常应该升入公社里的初,可是当然也有一些心气高的,认为公社初不好,老师也只是学毕业生,自己都没学明白就开始教学生。

  甚至三不五时的还会号召学生们去地里帮自己干活。

  顾家的这群孩子,立勇立伟都是在县城里上的,说那里教得好,粪堆粮仓是在公社上的,没怎么学好,初毕业没考上高,就在家里务农了。

  再往下墩子猪毛黑蛋,唯独猪毛好学,自己考上了县里的初,住校,一星期回来一次,回来的时候要备足一星期的干粮,用个尼龙兜提着去学校。学校里有大灶,可以帮学生们热干粮。

  蜜芽儿看看现在的情况,就有些犹豫。其实她去公社里上学还是去县城,对她来说都没大区别。她又不是不懂事的小孩子,到了哪里不是一样学。

  去县城里上初固然是好,可是她想留在大北庄,这样还能多陪陪爹。毕竟娘现在不在家里,自己在的话,还能时不时给爹做点好吃的送到窑上去。如果自己不在,爹就真是彻底没人管了。

  当牙狗和刘燕儿知道了蜜芽儿竟然只想考公社的初时,都表示反对。

  “咱公社里的初是啥德性,你又不是不知道,干嘛去那里读,读不出啥出息!”刘燕儿这么嘟哝说。

  刘燕儿的命是童韵救的,刘燕儿一心想着对蜜芽儿好,她希望蜜芽儿和自己一起考大学,

  “你平时不是总鼓励我们要好好学习将来考大学吗,怎么到了自己,就不知道往前努力了。”

  自打蜜芽儿向牙狗科普了钢笔水和未来学物理的关系后,牙狗还真是一改往日不求上进的作风,开始好好学习了。

  面对这两个小伙伴的疑问,蜜芽儿也没有多做解释。

  后来她把这事儿说给自己爹听,谁知道爹竟然是强烈反对的。

  “当然得去县里,必须去县里!”

  “爹,我不想你一个人在窑厂。”

  “咋是一个人呢,那不是有多少工人陪着我吗?你看你爹我在这里挣钱图啥,还不是为了你,你跑到公社里读学算是啥事儿,咱必须得去县里!”

  顾建国就这么拍板了,拍板后还把这事儿说给了顾老太。

  虽然分家了,可是顾老太在顾家几兄弟的绝对权威还是在的,顾老太知道这事儿,直接把蜜芽儿教育一顿:“你牙狗哥哥都想考县里的初,你怎么还要去公社?县里学能住校,又有你牙狗哥哥和你猪毛哥哥照应着,比公社好。”

  公社里的初是没宿舍的,那就得每天早晚来回,好歹也七八里地呢,夏天还好,冬天回来的时候天都大黑了,她一个姑娘家,家里人当然不放心。

  蜜芽儿听了,想想这情况,也就准备考县里初了。

  这个时候学校里的同学们都开始加紧复习了,他们一个个都想考县里初。要知道以前的时候,又没有高考,大家伙都觉得学不学是一个样,谁也不把学习当回事。

  可是现在不同了,现在大北庄一年出来几个大学生,那都是一下子鲤鱼跳龙门从此吃上供应粮的,一下子和这些泥土里刨食的不一样了。

  这就给了大家伙一个希望,一个逃离这片黄土地的希望。

  学校里现在因为刘瑞华和莫暖暖等都走了,知青全都回城了,只能是临时找一些生产大队有学历的来教学,找了几个老师,其一个就是顾建民。

  顾建民其实学习不行,不过好歹是顾老太的儿子,又是初毕业,就开始教这群小学生了。

  顾建民没经验,教得一般般,不过好在,小学也就那些东西,别说蜜芽儿这种根本不把小学课程当回事的,就是牙狗和刘燕儿,好好学习,一个个考试成绩都不差。

  除了这几个熟知的小伙伴,还有一个必须提起的,那就是顾晓莉。

  顾晓莉现在的境况和当初早已经大不同了。

  原来当年柯月回到北京的北郊农场上班没多久,她的哥哥就因为罪名洗脱,被还回了部分的房屋和财产,家里的境况一下子好起来。

  这个哥哥的儿子和妻子都已经死在十年浩劫了,他自己也落了个残疾。经过这么一场,他也没心思重新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