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8 章

吉。”

  萧锦琛慢条斯理翻了一页书,随手指了指身边的圆凳,叫她坐下说话。

  也不知这皇帝陛下大冷天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总之舒清妩一脸乖巧坐下,安安静静等在边上。

  然而萧锦琛这书就看没完了。

  舒清妩陪着他坐在风口上,任由冷风呼啸,没一会儿就冻得小脸通红,手

  脚冰凉。

  她心里头痛痛快快把不懂怜香惜玉的皇帝陛下骂了一顿,心里的那点郁闷纠结却不知不觉消散开来,就萧锦琛这样的,真的会因为一个女人若即若离娇俏可爱而更亲睐吗

  她总觉得刚才骂得太早,现在才真是应该多骂几句。

  这大冷的天,坐在这里吹风很有意思吗

  舒清妩坐了一会儿就决定不陪皇帝陛下犯傻了,她低头捏了捏鼻子,轻轻打了个喷嚏。

  “啊

  切”一声响,萧锦琛终于回过神来,分了个眼光给舒清妩。

  只看他这位婕妤娘娘眼睛湿漉漉的,脸蛋也红彤彤,身上虽然穿着厚实暖和的袄裙,却还是不停颤抖着。

  萧锦琛拿着书的手微微一顿,垂眸吩咐贺启苍“把竹帘挂上,再搬两个火盆来,都放舒婕妤那边,”

  舒清妩起身行礼,重新哆哆嗦嗦坐下。

  萧锦琛的目光落回书上,但舒清妩发现,他手里拿本书,好半天都没翻页了。

  到底在看什么舒清妩好奇了一小会儿,阁楼上的竹帘就垂落下来,火盆也端到脚边,她瞬间就暖和了。

  但就是再暖和,她也饿啊,眼看都到了午膳时分,皇帝陛下依旧在认认真真看书。

  舒清妩忍了一会儿,又喝了一杯茶,最后实在忍不住,用眼睛去扫贺启苍。

  贺启苍也是心里苦,其实上元之前陛下是不用上早朝的,一般到了正月十六才开朝,这期间也不用批改奏折,算是皇帝陛下一年中难得的休息日。

  但他们这位少年皇帝又哪里是闲的住的人,这几日虽不能批改奏折,却会时不时取来看,这一看就上了火。

  去年年底开了恩科,今年春日就要春闱,然而便是他如此重视吏部和国子监还是没能提前准备好考题,呈上来的都是些什么不知所谓的东西。

  因着忧心于春闱,萧锦琛也懒得再在御书房里坐着,这么一走就来到了御花园。

  御花园里这么多亭台楼阁,他最喜欢幽静的听竹阁,来了且略逛了两圈就直接上了楼。

  他刚才走得急,随手取了本书,待静下心来再一看,却是早先一位大儒的劝学策论。

  好巧不巧,这位大儒刚好姓舒,是舒清妩的曾祖父。

  也正是因为如此,萧锦琛自己也不知怎么回事,就让贺启苍把舒婕妤请了过来。但人过来,他却也没什么事,于是就只好继续读书了。

  所以,舒清妩就这么暗示贺启苍,贺启苍都不知道要如何是好。他们这位皇帝陛下主意正得很,他认定的事,没人能左右。

  不过舒清妩早上这一通忙活,确实很饿了,便也不再矜持,小声提醒萧锦琛“陛下,该用午膳了。”

  萧锦琛捏着书的手缓缓回落,抬头看了一眼舒清妩。

  舒清妩一脸温柔笑意“这会儿已经过了午时,再不叫膳就过了时间,总归不是很好。”

  宫里用膳都是有时

  间的,若是错过太长,御膳房也不会一直备着,便只能用点心将就,虽然萧锦琛是皇帝,也不能平白乱了规矩。

  果然舒清妩这么一说,萧锦琛就松了口,对贺启苍道“吩咐下去,布膳吧。”

  他说罢,顿了顿又道“今日舒婕妤也在此处用膳。”

  舒清妩忙福了福“谢陛下恩赏。”

  既然准备用膳,萧锦琛就不再看书,而是把手里那本书递给舒清妩“你读过吗”舒清妩接过来一看,发现是熟悉的劝学策论立即就笑了。

  “这是家祖最出名的一本书,臣妾自是学过的,”舒清妩轻声道,“臣妾家中子弟,启蒙时皆要读的。”

  舒家自始至终都在柳州,在舒清妩曾祖父时,就已经是富甲一方的员外之家,当时曾祖学业出色,十几岁时便三元及第,成了大齐当年最年轻的状元郎。后来他从翰林院步步高升,从堂部一步步走到内阁,最后在首辅的位置上光荣致仕,一辈子没得皇帝半句批驳。

  他致仕之后老当益壮,回到柳州开了书院,继续做教书育人的先生。

  他的许多论著都被书生们奉为圭臬,如今也是书院必学的典籍。

  只可惜,后代无力,终究落寞。

  萧锦琛看着舒清妩,看她眼睛里明明白白的崇敬,倒是没想到她竟是也学过这本些书。

  “舒婕妤,若你未曾进宫,可有想做之事”

  舒清妩轻声笑笑“臣妾想啊,大抵臣妾也会同早年林媛林先生那般,科举致仕,也做个能为天下百姓做些实事的女阁老。”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