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幕.亚历山大港(月票加更)

; “有时候,我真的觉得亚森先生实在有些过分冷酷无情了。”

  阮清秋感叹了一句。

  白歌没有多言,只戴上了自己的礼帽,离开了会议室。

  阮清秋看着白歌离去的身影,像是想到了什么事情般抿嘴笑了笑。

  “......不过,能够果断跳入冰冷的海水中救人的亚森先生,果然还是善良温柔的。”

  ...

  ...

  第二天一早,白歌醒来的时候,就已经远远能够看到其他的船只了。

  靠近港口,千帆不尽,大大小小的船只穿梭于海面之上,被金色的朝阳映照,留下一片灿烂。

  呜——

  汽笛声悠长,如同旧时代的鲸歌。

  白歌收拾好自己的行李,穿上了外套,拄着手杖来到甲板上。

  诸夏的學生们正聚集在甲板上,拍着纪念的照片,只见阮清秋摆弄着支架上的相机,定时之后,很快来到了學生的身边,露出笑容。

  “不知道现在班上的那些同學们在做什么......”

  白歌暗自想到,就看到阮清秋拿着手机走了过来。

  “亚森先生,我能和你拍个合照吗?”

  她试探性问道,白歌越过她的肩膀,看到阮清秋身后的宋雨霏等人正以看八卦的眼神看着这边,大概是从阮清秋这边得知了昨晚白歌找到犯人的经过,所以从一个误会转到了另一个误会吧。

  “随你。”

  白歌没有拒绝,就看到阮清秋凑了过来,稍稍靠近白歌,拿起手机,用前置摄像头将两人圈入相框。

  阮清秋笑得倒是挺灿烂,而白歌,表情严肃,就像是拍身份证照片一样。

  “......亚森先生,真的很吝啬笑容呢。”

  阮清秋颇为失落。

  但很快,前方的甲板就传来了欢呼声,吸引了她的注意力。

  白歌看了过去,一时也移不开目光。

  在远处,蔚蓝的天空与湛蓝的大海交界的位置,一点白色忽然出现。

  那白色很快扩大,伴随着轮船的前进,逐渐展露出了它真正的模样。

  那是一个高耸的灯塔。

  灯塔呈现三层结构,下半部分是方形结构,有密密麻麻的窗口,如同蜂巢。

  中间则是八角形,颀长而笔直。

  最上部分是圆柱形,有尖尖的塔顶,以及塔顶上庄严肃穆的雕像。

  整座灯塔以花岗岩打造,在晨曦之中,显出了金黄的光彩,在塔顶,一道光芒扫过,即便在白天也异常耀眼,就像是指路的明星,照亮了这一片海域。

  以那一座灯塔为基点,雪白的建筑群落出现在海平面上,那造型古朴的高塔与建筑,港口的吊桥构成了一幅如同油画般精致而大气磅礴的景象。

  “这就是亚历山大灯塔,照耀这一片海域的明灯,建成之后的百年之间,从未熄灭过。”

  阮清秋随口介绍了一句。

  “灯塔下面,就是亚历山大港,新地中海区域最大,也是最繁忙的港口之一,亚历山大城对外的窗口,也是亚历山大图书馆和缪斯宫的所在地。”

  “是我们的目的地。”

  白歌在栏杆后,眺望那一座雪白的港口。

  多年之前,自己的母亲是否也乘坐着这样的客轮,站在这里,看着同样的景象呢?

  ...

  ...

  “你可以出来了。”

  听到门外传来的声音,眼袋很深,几乎没有休息的金斯莱抬起了头,接着听到了一阵开锁的声音。

  房间里没有开灯,因此,当外面的耀眼的光线照射进来的时候,他下意识抬手遮挡。

  这时候,他才看清楚,自己面前是两名身穿警服的男人。

  很明显,这是亚历山大港的警察。

  此时距离轮船靠岸已经有一段时间,想必是船长叫来了警察,现在准备带着金斯莱等人下船。

  “你有权利保持沉默,但你所说的一切都将作为呈堂证供。”

  他们给金斯莱戴上了手铐,拍了拍他的肩膀,示意其站起来。

  “还有一个人呢?”

  其中一名警察问道。

  “在隔壁房间。”

  船长说道,随即拿起钥匙,打开了金斯莱隔壁的房间。

  “......!”

  然而,金斯莱没有听到莎朗的声音,反而听到的是船长以及大副的惊讶的声音。

  “怎么了......这......”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