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一起守岁

br />   她今日来这,不过是证明给太后和后宫的人看,自己的确有和长公主求和的意思,至于对方接不接受,完全是对方气节问题。

  因为年关,宫里一直都张灯结彩,到处洋溢着喜悦的气氛。

  平日里连一些下等宫人的笑容,都比寻常多了不少,但最近花解语给琴操送去东西渐多,对方身影却很难看到。

  甚至几次,莺儿亲眼看到琴操将食盒扔出窗外,险些砸到过路丫鬟的脑袋。

  莺儿为此也向花解语抱怨过,这朝霞宫不是来一位受伤的奴婢,完全就是一骄纵的嫔妃。

  对此花解语也不过抿唇一笑:“她曾经的确是嫔妃,不过没来得及侍寝便被贬为宫女而已。”

  顿了顿,又顺便安慰莺儿两声:“现在看来,她比你们更可怜,曾经站到高处,现在连容貌都毁了,你也该体谅才是。”

  “公主,就您心善,这要是放在长公主那,恐怕早就把她而死了。”

  花解语闻言,笑而不应。

  她不是心善,她也不过是另有图谋罢了,想要活在这深宫里,谁能说谁是没有私心的?

  “罢了,你快去吧。”

  有些事不必和莺儿细致解释,莺儿也是个没心眼的,花解语宽慰夸奖两声,便转身欢喜去了。

  正月里每日过的日子都差不多,直到初十,依照秦国先皇留下的惯例,皇亲皆要上山到庙里祈福。

  入祠堂祈福,关乎皇族子嗣们的福佑,故而皇帝亲自开口,选在了宫外远近闻名的中山寺。

  等皇亲再浩浩荡荡动身的时候,已经是大约半月以后了。

  几乎与元宵节撞上。

  此时已经是开春,一路上皆是郁郁葱葱的模样,花解语一扫往日的郁郁,因为自己轿子给在后面,左右无人看见,干脆把手放在了轿帘的外面。

  偶尔手掌心能碰到一弯新绿,令她不自觉翘起唇角。

  此次来山中的寺庙祈福,由位份高低而定,最上还是由皇后娘娘带领。

  太后则因最近身子不适,受不得歩辇轿子颠簸,而留在了宫中。

  连续两日行路,寺庙影影绰绰出现在众人眼前,隐在山中翠绿之后。

  为了表示信仰至诚,祈福真挚,皇上自万步开外下了歩辇,带着众人改为步行。

  庙中的主持和主事的全部都等在外面,花解语等一行人跟着皇后的脚步进去,入眼先是一道一张高门。

  据说这门的位置,还是当时先祖皇帝亲选的位置。

  门开,众人缓步而出,里面抬眼便是大罗金殿了。

  中山寺虽说是寺院,但因为常年有皇亲往来,装修华丽不说堪比宫殿,却足底抵得上朝中大臣府邸。

  佛身金漆,高高在上,尽显庄严威仪。

  花解语调在队尾的位置,等前面皇后等人先参拜,最后才轮到自己。

  进入大殿时,花解语悄然打量四周,心中感叹不知从何时起,秦国不兴武而崇尚信仰。

  大量金钱都用来修剪庙堂,却很少顾及民间灾荒疾苦。

  心中闪过一丝微妙,花解语侧脸看了看梁柱边的主持,发现后者正在垂头念经,似然身披袈裟却并不显眼。

  倒是旁边站着一位眉清目秀的小和尚,眼角下一颗泪痣,宛若惊鸿。

  这么标志的人,却隐居在深山中,也不知尘缘断干净没有。

  如今因为皇亲盲目崇尚佛学,以为时尚,已经将寺院变得不伦不类。

  花解语虽然觉得异样,但毕竟现在自己也是自身难保,难以理会国家大事太多,参拜之后起身离开,正想要逛一逛后山院子时,身后传来一阵轻微脚步声。

  回头望去,正是刚刚自己注意到的少年。

  体态纤纤,骨像完美分明,尤其眼角下一颗泪痣。

  花解语见周围无人,有意逗逗他,先行开口:“听说有泪痣的人命都不好。”

  “小僧逐云,刚刚见施主参拜之心不诚,特来相问。”

  “你来教训我?”

  “不敢。”

  “其实告诉你也无妨,或许曾经我会相信苍天神明眷顾命苦的人,但后来经历种种,我渐渐明白,只有手心里抓住的,才是自己拥有的。”

  “施主与常人不同?”

  “如何不同?”

  “累世承载了太多。”

  花解语一惊,没想到他年纪轻轻,看起来不过十五六岁的模样,竟然会有如此高深修为。

  担心说多错多,干脆举步便走。

  令她意外的是,逐云竟也没有拦她。

  皇族年初在寺庙祈福已是惯例,是以在这寺中会有常年的备着厢房。

  下午,花解语在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