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天问(三)

/>   地问。

  “对,不过我们只喊一句口号,不着急打头阵。反正燕王和今上谁坐稳了皇

  位,腾出手来第一件事情肯定就是削番。我们不如让他们都坐不安稳,反而能通

  过立宪保住自己的富贵。王爷您想,燕王想当皇帝,南边的曹振,西边的蓝玉,

  哪个会轻易答应。到时候,分权立宪肯定是他们起兵的借口。与其让他们去喊,

  不如我们先喊出来。这样,不立宪者当不了皇帝,立宪之后,我们就有首义之功,

  在民间的威望不亚于北平郭璞,哪个不好意思亏待我们太多……”

  “你说什么,威北军要为分权立宪而战!”燕王朱棣忽地一下从座位上站起

  来,走到了使节的身边。他的身材高大魁梧,登时便遮住了使者的视线。王府的

  秘密使者吓得小腿微颤,低着头回答道:“是的,晋王殿下和威北军几个主要将

  领当着我和朝廷使者的面这样回答,他们说晋王无意江山,也不在乎谁当皇帝,

  但如果不能实在当初起兵的目标。他们宁愿血战到底。”

  “混蛋,”燕王朱棣的手指握得咯咯直响,又一伙人受了郭璞的迷惑。他恨

  不得现在就将那个矮子杀掉。面前替他传话的心腹使者更加害怕,哆哆嗦嗦地说

  道:“属下,属下有辱使命。请殿下治罪。”

  燕王朱棣挥了挥手,语气瞬间转为正常:“你下去吧,到内库那领一百个金

  币,算你这次的车马费用。注意保守秘密,不要让人知道”。

  “是,属性誓死守密。”信使躬了躬身,倒退着走了出去。与燕王只相处了

  一会儿功夫,汗水已经湿透了他的脊背。“何苦呢,伴君如伴虎。博得一世富贵,

  也容易送掉小命儿。自己好好的不跟着郭大人,偏偏跟燕王身后。一念之差。咳

  ……?”

  郭矮子并不矮,虽然好友们习惯戏称其矮子。特别是见识和手段,当世少有

  人能在其右。可惜这人最终走到了自己的对立面。燕王踱着步,在房间中慢慢思

  考对策。晋王这个答复并不算新鲜。在此之前,北平春秋上已经提出了这个口号,

  “不立完,血战到底”,还有一群年青军官在声明下面签了字。不用想,朱棣也

  知道这些军官身后站着谁。虽然和郭璞等人一直保持着团结奋作,但两派争执已

  经紧锣密鼓。不到万不得已,朱棣不想流血,一旦内部打起来,自卫军肯定大伤

  元气,反而给朝廷留下了机会。但让郭璞等人知难而放弃平等诉求,也不容易。

  毕竟眼下天下群雄打的都是这个旗号。无论他们是否真心。

  “难!”燕王朱棣眉头紧锁,拿不定主意。自从朝廷采取守势后,自卫军就

  没和讨逆军打过一场像样的战役。分界线上,双方之间零星交火时有发生,但那

  都是试探性交火。彼此寻找对方破绽的试探。耿炳文不敢北上,自卫军内部矛盾

  重重,无力南下。只能维持着一个不尴不尬的局面。

  晋王要护宪。如果自己和允文都被推翻了,他就顺理成章成为立宪皇帝了。

  好一个如意算盘。恐怕他这一闹,南边的蜀王,湘王,和西北的蓝玉都会响应吧。

  武安国呢,他和曹振想做什么?把爵士会分为两级了,改名叫国士院和平民院,

  什么意思?自己的实力,诸侯的作为,武安国和曹振的新鲜举措,一件件徘徊在

  朱棣脑海,让他心情烦躁。

  “王爷好像很愁啊,能不能让小僧帮忙参详参详。”门口响起一声不明不阳

  的问候,让人听了直起鸡皮疙瘩。不用抬头,朱棣也知道谁来了,如果此人算天

  下第二厚脸皮,还真没人敢当第一。将燕王卖给了靖远军,过后却像没事人一样,

  三天两头往朱棣的临时居所里跑。这事儿全天下除了他姚光孝,没人好意思这么

  干。

  “大师前来,不知道是来帮我看风水,还是看数?”燕王朱棣没好气的回答

  了一句,姚广孝私下发起的造神运动曾径蒙蔽了一批军官,但随着北平的《平等

  宣言》发布,燕王的天命论越来越没市场,这让朱棣对他十分失望。

  “看时局。”姚广孝嘻嘻哈哈地凑上前,顺手抓起书架上的一支毛笔,擎在

  于里,遥遥地指点江山。

  “行了,大师。看完了时局,然后再卖我一次,不知道这次大师准备把我卖

  给谁啊!”

&em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