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 综艺之旅结束(上)



  但偏偏给杨冈弄一个小姑娘当搭档,根本压不住他,两个对手也都名声不显,杨冈本来就膨胀的心态,更加飘了。

  然后造成的结果就是,杨冈惨遭啪啪打脸,从s级调到b级,颜面尽失………

  ………

  至此第一阶段竞赛结束,40名演员再次分级,节目组随后展开第二阶段的赛制。

  第二阶段8个剧目,每个导师负责两个。

  但在演员选择之前,节目组不予公布哪位导演负责哪部戏,40名演员根据自我喜好,前去挑选喜欢的角色。

  最终组成8个剧组后,演员们在所属导演的指导安排下拍摄一部15~20分钟的短片,然后直播pk。

  到时四位导师可以根据演员们的表现,邀请某位演员来到自己的剧组,争锋下一阶段,每位导师有2张s卡和4张a卡。

  也就是说,四位导师手中能够晋级的名额总共有24位,如果拿不到这24个名额,就会被淘汰,离开《演员来pk》。

  40晋24,淘汰率将近一半,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演员选角这段,节目组专门出了一期直播,里面看点不少。

  第二阶段的演员选角,和前面的第一阶段微微有些改变。

  s级和a级仍拥有优先选角权,而最低的b级,则是失去选角权,改由8名s级演员挑选。

  并且,节目组还将s级和a级的优先级调整了一下,由a级先选,然后s级选,s级有抢角色的权力。

  关于这点,节目组官方说法是主要是突出赛制残酷性,同时也是模仿现在演艺圈的现状。

  地位高的演员就可以去抢下面演员的角色,下面的演员处境被动,从这点看还是很真实的。

  不过也有明白人在直播弹幕指出,节目组这么做除了上述原因,估计也有考虑各剧组之间平衡的因素。

  和第一阶段赛事不同,这次演员之间的pk性降低,主要关键点在于展现自己,然后被导演看中后晋级。

  这样一来,演员就要想办法增加自己在剧组的话语权,最好还能打压一下同组搭档,把出彩机会尽量的往自己身上聚,保证晋级。

  总共8个剧组,s级演员不会集中在一个剧组,那会降低彼此的晋级几率。

  所以极大可能是s级演员分散开,每人坐镇一个剧组,这样中间就给a级演员很大的操作余地。

  像胡桃儿、段龙这样的s级演员,实力强大,毫无疑问在剧组占据强势地位,加入其剧组很可能被其光芒掩盖。

  反观贺旭之这样的菜鸟,就算占据一个好角色,很多a级演员也有信心吊打他,踩着这位最弱s级演员上位。

  为了防止避强欺弱,a级演员先选角就很有必要了,他们不知道自己合作的s级演员是强是弱,为了保证自己的实力,只能选自己最合适的角色。

  而s级演员有抢角色的权力,倒是不用担心自己心仪的角色没了。

  但a级演员选完,各剧组主演架构基本成形,s级演员只能替换一个角色,也需要权衡利弊,选择一个最合适自己的剧组。

  比如某s级演员,觉得有个角色很适合自己,但同剧组a级演员实力强劲,他不一定有保证能压过对方,而另一个剧组,搭档实力不如他,但角色不太符合自己。

  怎么抉择,这里面看点不少。

  而s级演员去挑b级演员,里面的道道更多,实力强的b级演员未必抢手,演技差的b级演员或许是很多人的心头好。

  同时,b组演员虽然只能被选择,但可以向心仪剧组自我推荐,不想参加某个剧组,也有拒绝的权力。

  不过要是拒绝了之后没人要,那就只能最后和没有演员加入的剧组凑一块。

  当然,也不是所有演员都抱着打压同组,自己出彩的念头。

  根据赛制规则,导师们可不是非一个剧组挑演员,如果光顾着展示自己,导致整个戏崩盘,搞不好弄巧成拙,全组淘汰。

  所以,很多演员觉得,在展示自己的前提下,也要保证戏的质量。

  也许几个演员通力合作,贡献一场精彩大戏,然后全部被导师看重,悉数晋级呢。

  这事谁也说不准……

  所以,这场选角大戏格外精彩,40个演员打着各自小算盘,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互相斗智斗勇,联合纵横,让观看直播的观众大呼过瘾。

  ………

  选角结束后,仍旧是一周的排练加拍摄时间,一周后直播首映,导师点评。

  期间这一周,四个导师进组指导,节目组专门把这些过程拍摄下来,回头制作成特辑,放在企鹅视频里供观众观看。

  8个剧目,其中有4个是四个导师参与过的作品,剩下4个是其他影视剧片段,四个导师分到的都不是自己参与过的剧目。

  这也是节目组故意搞事,到时改编者和原版导演演员相互碰撞,看点十足啊。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