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9 章

,我冒昧地过来,是有事想和你说。”

  齐大颔首:“弟妹不必客气,都是一家人,有事尽管说就是。”

  顾嘉轻轻握着辉哥儿的手:“大哥能把大嫂接回来吗?”

  齐大听闻,后背微僵:“她还在庵子里是吗?”

  顾嘉点头:“是。这几年,我也陪着母亲去看过,希望她回来。”

  说着间,她微微低下头,叹道:“过去的事,都过去了,我们也都不想再提了,她毕竟是我们国公府的嫡长媳,也是辉哥儿的母亲,我们是希望她能回来,但是她说不会回来,我和母亲商量着,或许只有大哥亲自去接,才可能把大嫂接回来吧,劳烦大哥走一趟吧,要不然嫂子总是在庵子里,也不是个事。”

  齐大默了很久后,才道:“过几天再说吧。”

  ****************************

  说是过几天,这一耽搁就是一个多月。

  一个多月后,齐大终于和辉哥儿相处起来像父子了。

  趁着现在还没有正式上任,他可以尽情地陪着辉哥儿读书练字,骑马射箭,也教他一些基本的拳脚功夫。

  因为家里子孙多,二房三房四房的几个小娃儿也都跟着齐大一起学拳脚。

  每当这个时候,他都听到辉哥儿特别地强调“我爹如何如何”,“我爹这样那样”,那两个“我爹”咬得格外清楚。

  听到这话,他就一阵心酸。

  孩子到底小,不太懂事,这是向家里的弟弟们炫耀的意思。

  想必是他这个父亲的常年缺失到底在这个孩子心里造成了影响,以至于如今他爹终于回来了,要特特地说。

  反而是几个被炫耀的孩子,并没有太在意,一个个玩得欢快。

  他听着,便想起顾嘉说的。

  这件事在白天的时候刻意忽略,夜晚的时候总是会浮在心口,忍不住想,在他海上漂泊生死恶斗的时候,她在做什么,青灯古佛沉默地念着经卷吗?

  这一晚,他摸着辉哥儿的脑袋:“想你娘吗?”

  辉哥儿眼神一震:“我娘?”

  齐大:“是,想不想?”

  辉哥儿:“想!我二婶婶说了,我娘长得又美又温柔,性子特别好!”

  齐大想起顾嘉,心中泛起感激。

  难为她这些年帮着母亲照料辉哥儿了。

  辉哥儿见自己父亲不说话,抬起头,安静而期待地望着他。

  齐大笑了笑,揉了揉孩子的脑袋,哄着他去骑马,不提这件事了。

  到了第二日,他寻了个空子,骑马出来燕京城。

  阔别去年,依然是那古老的青砖城墙,依然是官道远去杨柳依依,他一人一马,轻骑在昔日熟悉的官道上,往南二十多里,又上了山,终于到了当初翔云郡主寄住的那家庵子。

  这个庵子,他曾经来过一次,是那次他要前往东海之滨离家远去前的晚上,过来庵外看了看。

  只在高墙之外站着,并没进去。

  如今再站在这里,他凝着那院墙外的槐树,和七年前是一样的。

  只是不知道庵子里的那个人,是否依然是七年前的模样。

  他正默站着,一个挑水的小尼发现了他,防备地上前:“这位施主,你可是有事?”

  齐大反应过来,忙上前见礼:“敢问小师父,这庵中可住着一位带发修行的夫人?”

  那小尼姑将他打量了一番,发现他虽然看着凶猛威严,但说话气度倒也像是尊贵之人,当下颔首:“是有一位,只是施主你是?”

  齐大恭声道:“小师父,劳烦通禀一声,我是这位夫人的家人,想见一见这位夫人。”

  小尼姑道:“你且等等,这要先进去禀报师父了。”

  齐大站在那庵门外,等了不知道多久,看着来往的香客进出,也有人好奇地看过来打量他。

  待到日影几乎西斜,他才被人请了进去,先写了碟子,递进去,又被人领着过去了一处斋院。

  斋院里倒是颇为清净的样子,屋门前还种着两棵菩提树。

  他走到门前,抬起手,敲门。

  屋里头,一个声音冷静轻淡:“阿嘉,我说过了,不想回去了。”

  齐大喉头滚动,他咬牙,推开门。

  里面的妇人一身海青袍,长发高高挽起,手中捏着一串佛珠,捧着一卷经书。

  齐大哑声道:“是我。”

  他这话一出,翔云郡主握着佛珠的手指动作停下,半响后,缓慢而僵硬地抬起头,望向了来人。

  七年的光阴,他变了许多,她几乎并没有第一眼认出来。

  肩膀宽阔了,身形健壮了,脸上也布满了海风留下的痕迹。

 &ems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