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新的买卖

  “就收你五百文吧,帮你送到地儿。”中年商人也是个实在人,这么多羊毛一个小姑娘也不好拿,就拉了辆牛车叫了个帮手送叶长清回家。

  回到街巷,叶长清很快就引起街坊们注意,已经干完活准备休息的徐婶好奇地走上前问道“叶家大丫头,你搞这么多羊毛做啥子”

  叶长清一边把羊毛一袋一袋放回屋内一边答“我想把羊毛制成线。”

  说拿羊毛制线,这让徐婶更加疑惑了。

  从前都只是见到用棉或者丝做出来的线,这用羊毛做成的线,貌似还真挺少见。

  最关键的,是这东西真的能做成线

  叶长清知道徐婶的疑惑,却没多解释什么。

  回到家中,她直接去西厢旁二丫和三丫的房间,找出缝纫工具。

  三丫从小就喜欢这些,从前因为没钱,三丫和叶母都从未提过这事儿;现在有钱了,叶母还是给三丫买了缝纫工具,用以前的破旧衣服给三丫练练手,更何况一个小姑娘学点这些东西也不差。

  这些缝纫工具大多数都是只能绣绣花、缝缝布,叶长清用得上的工具少得可怜,只能先对羊毛进行简单的清理。

  为了节省在食肆的做菜时间,每天早上他们都会提前把蔬菜洗好才带到后厨去。因此叶家有一个很大的木盆,叶长清从井中打上水,把羊毛放在木盆内清洗。

  清洗后的羊毛去掉了杂物,摸起来柔和极了,的确是叶长清需要的好材料。晾晒的工作需要持续几天,这些日子叶长清就开始研究如何把羊毛制成线。

  从未做过针线活的叶长清弄了一下午,直至晚上都没弄出个名堂来。

  终于等到叶母他们关门回到家中,叶长清才做出像毛线又不像毛线的东西。叶母也在一旁看了会儿,这才问“大丫,你要把它弄成线吗”

  叶母从前一个乡下妇人,什么不需要她来做纺织这事儿虽然多年未做,但曾经在家中也算是做过不少手艺活了。

  只见她先将毛条牵伸,同时加捻,如此循环反复了几次后,羊毛才结实了些,最后再并线,把毛合股成了线。

  叶长清学东西很快,看了一遍再做了下,立马就上手了,在等清洗完的羊毛干后,一鼓作气花了两天时间用把所有羊毛都制成了毛线。

  而中途清理下来不少的杂毛,叶长清也没有随意丢弃,而是配合一些树枝木条做成几个小窝,放到大街小巷各个不易被人察觉的角落。

  寒冬一到,定会苦了许多流浪在外的小动物,但倘若有这么一个小窝,定会少冻死不少小动物,说不定还能攒点气运什么的。

  今天叶长清依旧没去食肆,先去寻了几小根没用的竹子,把它削成两头尖的棒针,准备织毛衣。

  没吃过猪肉,但叶长清还是见过猪跑的,很久以前,母亲在给她织毛衣时,她就在一旁看着。

  摸索了片刻一整天,终于才开始像模像。

  几天的功夫,一件虽然花式简单的毛衣被叶长清一针一针织出来了。这毛衣看上去虽然十分平凡,却是这个时空里的第一件毛衣。

  “这是衣服”叶母在旁边有些好奇。她从来没见过这样的衣服,一时间忍不住摸着身上柔软的衣服,啧啧称奇。

  “是的,你穿上试试。”叶长清道。

  叶母二话不说,把外面的外套脱下来,穿上了毛衣。

  毛衣穿上之后,她感觉暖和极了,她走到二丫和三丫面前,询问“我穿成这样会不会很奇怪”

  二丫和三丫觉得很是新奇,于是在母亲脱下来之后,她们也分别跟着穿上试了试。

  “这毛衣好暖和”两个妹妹也不是很大,性格也更为活泼,“大姐,你也教我们做这个好不好我也想要一件。”

  “这没问题。”

  当天晚上,一家人就在毛衣这件事上忙活开了。

  三丫在这方面好像是有天赋,看着叶长清织了几针就很快上手,灵巧的双手在棒针间转得飞快,直赶叶长清的手艺。

  叶母也看了几遍,就跟着织起来,除了二丫算账耽搁了一点时间,现在才开始学,叶母和二丫都已经学会这一门技艺。

  清晨第一抹阳光刚照进院内,叶家五人就已经用过早膳。

  叶景清拿着书本开始晨读,一方面他自己要经常温习,另一方面还是想潜移默化地让他这世的家人多少沾点书香气。

  叶母和二丫三丫把毛线和棒针和蔬菜肉类一起带到食肆,准备闲时也织一织。

  而叶母今天第一次穿毛衣出门,果真就看到街坊们新奇的眼光。

  夜晚昏暗的灯光或许看不出什么名堂,但在阳光下这件毛衣上一针一针织出来的线,都被清晰地展露在世人眼前。叶母本因病在家卧床数年,皮肤白皙,配上纯白的羊毛衣,当真好看极了。

  撑起衣杆准备晾衣服的徐婶最先看出名堂,问“叶家大丫头,你这是拿那天的毛线做的”

  叶长清点头。

  众人议论纷纷,谁也不敢想象,这么一件轻巧保暖的衣裳,竟然是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