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生意

  遥城里面卖吃的不算很多,什么包子铺面条店的,得要走到热闹一点的街道上,才能够看得到。

  他们住的这条巷子靠近城门,平时来来往往的人也比较多,但是店铺却不怎么多。

  叶母这个时候没有钱租铺子,只好在巷子门口的大槐树下占了个位置。

  三天后,叶家的豆腐脑摊开张了,主要卖豆腐脑和豆浆。而工具也就只有两个炉子两口锅,连座椅都没有。

  大清早的,浓郁的大豆香气就在摊位周围飘开了。

  不少人从旁边路过,忍不住嗅了嗅,而其中一部分,又走了过来询问价钱,“嫂子,你们这卖的什么多少一碗”

  “我们家买豆腐脑和豆浆,豆腐脑三文一碗,豆浆一文一碗。”叶母这还是第1次做生意,心里未免有些紧张。

  叶长清也想着快点把东西卖出去,于是道“这位大叔,天现在这么冷了,要不要来一碗热豆浆暖暖胃”

  那来询问的客人这会儿也确实饿了,再说豆浆也就一文钱一碗,便宜的很,于是道“那就给我来一碗吧。”

  叶母当即飞快的给他盛了一碗,眼见着他几口喝下肚,把钱一付,她的心这才由天上落到了地下。

  “我们就是把东西卖出去了”她表情有些激动,这豆浆的成本她也算过了,里面的水比较多,这么一桶都将下来,成本也不过是文而已。

  “是的。”叶景清喜滋滋的把那枚铜钱放到了钱袋里。

  他从前有过无数银子,但是却没有哪一次,会像今天这样,为拥有一文钱而这么高兴。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周围没什么店铺的原因,很快又有新的客人过来了。

  豆腐脑的价格稍微贵一点,因此卖的要少很多。但是豆浆价格便宜,很多人也都愿意花上一文,来喝点东西暖暖胃,因此那一桶豆浆卖得飞快。

  等到太阳出来后,豆浆已经卖完了,就只剩下豆腐脑。

  “这豆腐脑吃起来还不错,就是味道有些寡淡了。”有客人在吃完一碗豆腐脑道,“如果里面再加点其他的东西就好了。”

  遥城卖豆腐脑的并不是很多,大多都还是卖包子,卖煎饼面条之类的东西。

  叶母一听,不要琢磨了起来。

  还是叶长清想到了某些记忆,道“娘,里面要不要放点胡辣汤试试”

  胡辣汤是本地的特色,她不太吃得惯,但是当地人却非常喜欢,几乎每一餐都会有这东西。

  “这能行吗”叶母有些犹豫。

  “能不能行试试再说。”

  于是第二天,叶家的早餐铺子又多了一样东西,一种是豆浆,一种是豆腐脑,还有一种就是胡辣汤。

  胡辣汤的味道比另外两种要刺激的多,刚刚起过没有多久,路边的行人就闻着味道来了。

  “这胡辣汤多少钱一碗”

  “也是一文钱一碗,如果加豆腐脑的话,那就是四文。”可能是因为昨天的东西都卖出去了,今天叶母也比较有底气。

  “这胡辣汤里面还能加豆腐脑”那人觉得有些惊奇,以前还从来没有这样吃过。

  叶长清顿时道“这两东西加在一起,味道可好了,这样不好吃的话,我们就不收您钱。”

  听到这里,那客人当即道“那就给我来一碗尝尝。”

  “好嘞。”

  那客人就站在树旁边,端着碗呼啦啦喝了几口,不由道“还真别说,这味道确实不错。”

  旁边叶家人听了,不由一个个都露出笑容来。

  有了第一位客人,其他人也闻着味儿渐渐的过来了。

  豆腐脑吃的人到底不多,不过今天叶母有所准备,家里的锅中还放着豆浆和胡辣汤。绝对不会像昨天那样,买完就没了。

  一直等到日头高起,周围的温度高了不少,叶家的摊着这才收了回去。

  一家人坐在桌子前,把这两天赚的钱放在桌子中间一数。

  虽然之前买炉子和锅也花了一些钱,但是凭着这样的速度,只怕过不了几天,他们就能开始盈利了。

  竟然袋子里面有了钱,叶母的心这才渐渐放了回去。

  在叶家的摊子渐渐步入正轨时,叶景清被送到了城里的蒙学。

  所谓蒙学,也就是专门给孩子开智启蒙的地方。担任老师的是一位老秀才,考了一辈子的举人,都没有考中,不得已之下,只好开个蒙学赚钱养家。

  叶景清虽然不需要去学,但是他需要通过这个途径去考童生,因此每天也都按部就班的去上课,争取不让人看出异常来。

  而每天从私塾里回来后,他都会教家里的几个姐姐认字。

  “她们又不能读书,你教她们认字也没有用。”叶母虽然不反对,但有时候免不了嘀咕。

  叶景清却正色道“正因为姐姐们都是女孩子,所以才更要读书认字。我们家是做生意的,这样以后她们才不会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