逞骄 第220节

以免自己步其后尘。在中国人的哲学里,这叫做枪打出头鸟,明哲保身。没了那匹冲在先的头狼,剩下的这一群狼,即便再多,又有什么可畏惧的?”“将贺汉渚的主力消灭掉。只要他没了,局面就有好转的可能。但是,如果你们再一次地失败,那么趁着现在还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哪怕付出极大代价,也必须考虑回撤,为日后长远再做准备。”这是横川的原话。军方采纳了他的意见,表面撤退,暗中却迅速地集合军力,拟对以贺汉渚的主力发动一场规模空前的围攻战,以达到毁灭性打击的战略目标。日军的战力不可小觑。据说有些特殊部队,为了让士兵在战中冲锋,军方的医学实验室利用早期研究麻黄素得到的副产品,造了一种能够令人致幻的兴奋药剂,称之为神药,战前让士兵服用。贺汉渚是见识过对手战斗力的,往往为了争夺一个据点,可以反复拉锯,悍不畏死。现在战局还没到不可挽救的地步,根据其余各军战报,对方却接连撤防,十分可疑,早就有所准备。血战持续了两个多月,在尚云鹏等部的支援下,最后终于取得胜利。反击战的胜利,不但令日军的翻盘计划破产,也直接导致了军方高层主战派的垮台,以横川为首的发声终于再次占了上风。日军被迫开始有计划地撤军,并与王孝坤接触,传达求和意图。消息通过电台广播和报纸传开,举国欢庆,就连日子照常在过的省府民众也十分兴奋,谈及贺汉渚和他带出去的子弟兵们,无人不为之骄傲。许多人甚至在街上敲锣打鼓,涌到贺家和苏家开在省城的药店外放鞭炮,如过年一样热闹。这一天,苏雪至原本和平常一样,在药厂忙碌。这个消息,她早几天前就已经提前收到了。但是今天,当她看到工人们自发地聚在一起,听着小黄给他们念报纸上的消息,人人心高彩烈,欢声笑语之声传入耳中,她还是停下了手中的事,远远望着,眼眶不禁微微发热。这时药厂的人过来,说王泥鳅到了。这半年来,青霉素的运送就是由他和陈英联合负责的,走的是一条秘密路径,力求快速之外,更要保证安全。青霉素的量产,除了电力需要保证之外,原料和试剂也是关键。现有条件下的最富效率的培养基,是玉米浆。这种东西,在工业相对发达的欧美,是淀粉业和葡萄糖业的副产品,价廉易得,但在工业落后的国内,却没这样的条件。这半年多来,是在傅明城的帮助下,从相对更近的南洋,运来了他能搞到手的尽量多的所需原料。今天有批刚赶制出来的成品药,五千瓶。这是最后一批原料能生产的极限了。库存已消耗完,而下一批原料什么时候能到,谁也没有数。为了打破限制,苏雪至已经和余博士等人在研究是否能用别的容易得到的原料来取代玉米浆,譬如棉籽饼,即榨出棉花籽油后的剩余残渣。这种原料,只能被农民用来肥田,不但价廉,也容易弄到手。试验正在进行当中,但还远没到能正式投入生产的阶段。现在,这最后一批弥足珍贵的救命药,都已打包完毕,就在仓库之中,今天约好让王泥鳅来取。苏雪至匆匆赶了过去。王泥鳅正等在那里,见她来了,快步上前,朝她躬身问好,和平常一样,恭恭敬敬地叫她夫人。苏雪至看着月光下那转过来的半张含笑的英俊侧颜,脑海里,在这一刻,忽然又闪现出了她第一次和这个男人相遇的情景。也是这般的深夜,在一条游弋于古老的江上的船中,如宿命一般,她和他相遇。她的心在这一刻漏跳了一下,想到明天,他就要走了,或许……极有可能,他就将直接去往战场,那什么都有可能发生的战场,她再也忍不住了,整个人突如其来,微微战栗。“好。但我可沉了,你要当心!“她笑得却很快活,话音未落,人便攀上了他的后背,两只胳膊也紧紧地环住了他的脖颈。他低低地笑了起来,双手随即托住了她的臀,稳稳地站了起来,背着她,迈步,沿着白色月光下的杳无人影的野径,继续朝前走去。他没再说话了,她也一样。她的脸贴在他坚实的背脊之上,闭着眼睛,直到他停了下来,回到了停车的地方。回城的路很远,离天亮,也没几个钟头了。他为她打开了后座的车门,等她坐进去。月光如霜,她的半边身子还懒洋洋地靠在车门之畔,他便俯身,朝她探臂,想将她扶正,下一刻,一根柔软的小指将他的指勾住了。他一怔。她轻轻地晃了晃他的手,什么都没说,贺汉渚便身不由己,弯腰跟她钻进了车里。她将他压靠在座椅的背上,自己爬上他的腿,跨坐着,捧住他的脸,吻他的嘴。车里黑漆漆的,男人仰着脸,被动地被她压靠在椅背上,动弹不得。他便低声笑,含含糊糊地说,“怎么了,突然这么亲我……”“我就是想亲你,不行吗?”她的话带着几分孩子气般的执拗。她的唇瓣温暖而柔滑,仿佛一朵含着香气的玫瑰花瓣。有谁能抵挡这样的吻。贺汉渚不再说话了,在黑暗中闭目,靠在了椅背上,任她亲着自己。最后他慢慢地伸臂,将她紧紧地抱住,和怀中的人一道,等待着天明。第200章 (战争炮火,隆隆不绝。贺汉...)战争炮火, 隆隆不绝。贺汉渚走后不久,局势开始变化, 面对来自内外的施压,中枢终于有所行动,调遣各方出兵北上协同作战。但日人入侵蓄谋已久,为达短期致胜的目的,不但投入巨大军力,当中多为精锐部队,武器配备更是精良。抵抗作战异常艰难。面对惨重伤亡, 很快, 不少奉命北上的军队为了各自考虑,收缩不前。怀疑论调也再次抬头。不少人宣扬双方实力悬殊, 获胜可能微乎其微。注定失败的抵抗,非但不能将日军驱出国境,反而导致战局扩大, 甚至拖垮国家,导致彻底的灭国亡种。就在一片悲观和观望的氛围之中,以贺汉渚为首的西北和西南军的奔赴前线, 终于给这场出师便遭不利的卫国之战带来了希望的曙光。他们联合作战,不惧牺牲,经过顽强的狙击,几次击退了来势汹汹的敌军。短短两个月,不但阻挡了日军南下推进的脚步, 而且,在不久前刚结束的一场会战中, 夺回一个被占的重要据点。那一战,日军投入的两个精锐师损失殆尽, 一名素有战名的在军中极有威望的少壮派功勋少将在指挥作战时,被炮火击中。剩余部队被迫回撤,以重整军力,保证补给。这场胜利给了全国以莫大的鼓舞,社会各界纷纷以各自的方式进行支援。报章报道前线军队的英勇事迹,学生投笔从戎,市民捐金捐物,轰轰烈烈,声势浩大。日军此战伤亡空前,加上天气炎热,普通的伤口也极有可能恶化,许多伤兵就是因为感染,伤情扩大,一批批地死亡,剩下的也如罹患绝症,除了少部分人能靠自身机体熬过去,剩下的大部分,只能躺在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