逞骄 第214节

她愈觉隐瞒之愧,现在就要走了,无论如何也不能再继续隐瞒下去,出于敬重之心,她决定如实相告,恳切盼望校长能再次谅解她的欺瞒。她也提到了她和贺汉渚。她告诉校长,贺汉渚当初作介绍人的时候,也并非有意欺瞒校方。他最初也不知道她的真实身份,他以为自己是男子,是在后来随着二人接触增多,他才于无意之中发现了她的真实身份。最后她对校长说,她和贺汉渚在共同经历了许多事情之后,逐渐相互了解,并彼此有了好感。现在,他们也一致有了想和对方结成伴侣并共度一生的共同认识。她盼望,他们的结合,能得到他们所尊敬的师长的祝福。校长低头看信,助理在旁等着,见他眼睛一眨不眨,紧紧盯着手里的信纸,俄而仿佛意外,俄而犹如震惊,不过短短片刻,神色几度变化,也不知这信里到底说了什么,正忐忑着,忽然电话响了起来。助理见校长还在盯着信看 ,一动不动,便接起电话,说了两句,转头道:“校长,宗先生打来的,他找您有事要说……”和校长这才仿佛如梦初醒,接过话筒。卫生司今早那边的情况,并不比学校这边要好多少,不但一大早外头也被人贴了大字报,同样的,大门口也堵着小报记者,打听苏雪至的消息。刚才校长之所以打不通电话,就是宗先生在应付人,此刻好不容易得了空,立刻联系校长,问到底是怎么回事。和校长听着,又看了眼手里的信,突然,毫无预警,他开口了。“小苏她是女子!小苏她是女子!小苏她,是一个女子!你相信吗?我告诉你,这是真的!千真万确!”和校长冲着话筒连着说了三遍,说完,仰面哈哈大笑,笑声畅快无比,一扫今早的所有担忧和怒气。宗先生惊呆了:“什么,小苏她是女子?这怎么可能!”“是!我告诉你,千真万确!”校长点头,“所以,对于小人恶意散布的流言,你完全不必在意!”他说完,由衷高兴。宗先生片刻后,终于从巨大的震惊中反应了过来:“你是什么时候知道的?”校长看了眼手里的信,正要开口,顿了一下,做了个决定。他先将苏雪至在信中提到的关于她从小女扮男装的特殊情况说了,随后告诉宗先生,她与贺汉渚情投意合,数日前离京,并委托自己代她向宗先生致歉。至于不告而别的原因,无须多说,两人自然心知肚明。最后校长说道:“其实刚入学时,小苏便已私下就她身份一事对我据实相告。当时是我见她人才难得,考虑她从小就以男子身份示人,所以破格同意让她留下求学的。日后外界如对她以男子身份入学之事有任何质疑,我一力承担。和小苏无关!”宗先生责备:“好啊!没想到你竟也把我也瞒得死死!”随后又感叹不已,“万万没有想到,小苏一个年轻女子,不但在医学上表现如此出众,更难得的是,心性坚忍,超越常人,观她所做之事,便是自诩须眉的世上诸多男子,恐怕都是望尘莫及。““本来早上我是心急火燎,现在好了,有了你给的这个定心丸,我就放心了。看它小人流言,还能猖獗几时!”两人长长地松了口气,在电话里,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这一日,在长江北的汉口江岸火车站附近,人头攒动,来自附近的各路当权人物和缙绅在当地一名要人的带领下来了这里,预备迎接一行人的到来。这位即将到来的人,便是贺汉渚。此地是北方通往西南的铁路最后一站。贺汉渚在这里下火车后,便改走水道,继续沿着长江入川。以他今日的影响力和在地方的实际地位,今天路过这里,众人从前又多是和他认识的,做东前来接风,也是理所当然。中午时分,伴着一阵由远及近的汽笛长鸣之声,火车准时入站,缓缓停在了站台边上。位于火车前部的一节包厢车门打开,几个卫兵下车,接着,贺汉渚身穿军装现了身,脸上带笑,从车上走了下来。众人纷纷上前寒暄,当地报纸的记者也挤了上来,抢占位置拍照。却见贺汉渚没有立刻离开,而是停在车厢门口的站台上,伸手,去扶还立在车门口的一个人。众人这才发现,和他同行的,还有一位女子。这是一位年轻而美丽的女子,她穿着深蓝色的日常长裙洋装,头戴一顶灰色的呢帽,肩上则披了条同色的保暖围巾。她留着利落的短发,面上施了淡淡的脂粉,装扮并不华丽,但却自有一种大方和高雅的气质。贺汉渚扶着年轻女子,等她也下了火车,便和她并肩而立,见众人纷纷望了过来,神色各异,目光落到身边女子的身上,微笑道:“她便是我将要求娶的太太,苏雪至,苏小姐。”第191章 (贺汉渚言毕,四周陷入沉寂...)贺汉渚言毕, 四周陷入沉寂。今天的场面看着盛大,气氛一派祥和, 其实私底下却因了前些天已散播到这里的一个关于贺汉渚在某方面的传言,早就变了味道。那种事本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自古便有,也不是他独一个,纯属私事罢了。但,话又说回来了,毕竟是不容于世情的, 私事归私事, 若是运气不好,被对手捉住了, 加以攻击,无限放大,且当事的另一方, 恰也是个有名的人,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和贺汉渚有关系的那位,底子也早被人扒得清清楚楚了。姓苏名雪至, 叙府有名的天德行苏家少爷,和贺汉渚是远亲,两人是表舅和表外甥的关系,之前去往京师求学,因在医学方面极有天分, 很快崭露头角,如今在京师也很有名气, 平日的往来之人,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当地势力和贺汉渚之前并无深交, 现在流言蜚语散得广为人知,据说在京师,关于他的这个事,近日还惹来了不少卫道士的关注,并加以猛烈抨击,认为世风本就江河日下,贺汉渚此举,非正派人所为,对社会造成了极大的恶劣影响,当遭唾弃。所以前几天获悉他就要路过这里,众人预备做东之余,未免也存了点看笑话的心理。今天在来的路上,一些好事之人甚至公开谈论此事。不但如此,当地几家报纸的记者,今日也闻风而至。学生们慌忙摇头,其中一个说,是他早上最早经过这里发现的,当时就已经有了,应该是昨夜不知道谁偷偷贴上去的。校长抬手就撕了面前的几张大字报, 近旁的几个学生也上来帮忙。他命令就地解散。大家见他发了火,大气也不敢透, 立刻四散走掉。校长进了办公室,看着那几张刚被他揉皱的大字报, 正要叫助理去把教务长叫来,调查昨晚到底是谁干的,却见助理欲言又止,便问什么事。助理知苏雪至是他最得意也最为喜欢的一个学生,虽然已经毕业了,但师生之间还是常有消息往来,迟疑了下,心知这事瞒不过去,便递了今日份的早报,吞吞吐吐地说,就在刚才,他无意看见报纸上也有了和这个有关的一点消息。校长一惊,接过报纸翻了翻,果然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