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节
枣花儿说:“我们是今年第一次自己正八经的过日子,没有准备,明年我们夏天就多多捡柴,一定可以更好。”他们今年光想着要攒吃的,都是挖菜,捡柴反而没那么多,但是以后不会了。日子慢慢过去来,他们会摸索出来的。宿宁看了这个懂事儿的小姑娘一眼,说:“你俩相依为命,要有商有量,虽然你弟弟是男孩,但是你也不能都听他的,俩人商量着拿主意。”狗蛋儿:“……我才不是那种是个男娃就觉得自己了不起的。我很好的,我都听我姐的。”枣花儿翘翘嘴角笑,说:“我知道的大哥。”宿宁:“那行,我走了。”“大哥……”枣花儿犹豫着开口。一般都是狗蛋儿跟宿宁交流,枣花儿不熟悉也不开口的,但是这次倒是认真的看着宿宁,红着眼睛问:“大哥,你为什么对我们这么好啊。”宿宁沉默一下,若有似无的笑了笑,就在两个孩子以为他不会回答的时候,他开了口:“也许,小时候我也希望有人这么拉拔我一下吧。”两个小孩儿愣住。“行了,这次是真的要走了,我再不回去,也有人该担心了。”俩人赶紧出来送宿宁,宿宁走的很快,不知道为什么,他有点想念甄明珠了,虽然才出来这么一会儿,但是就是想念了。两个孩子看着他的背影,都揉了揉眼睛,从来没有人对他们这么好。“大哥是个好人。”“我知道。”两个小孩儿默默的回到屋里,深吸一口气,很快的把东西收起来,该锁的锁起来,不大的柜子竟然放不开。两人拴着门,换上了新衣服,新的衣服好暖和啊。宿宁给了这些东西和银子,让两个小孩儿的生活一下子就有了大变化,心里也踏实起来。其实之前,他们好担心自己慢慢的花光了钱,又要跟以前一样做小要饭的,甚至还想,要不要换个便宜的地方住,但是因为宿宁大哥的到来,这一切都解决了。这些东西这些钱,一下子就让他们的冬天不难过了。而棉袄被褥又不是用一年,可以说一下子就让他们缓过来了。许多许多年以后,狗蛋儿有了出息,枣花儿也过上了顺风顺水的日子,那个时候他们想起自己幼时得到的帮助,都深深感慨自己的幸运。同样的,他们日子过得十分好之后,也乐意帮助别人,就像是,自己曾经得到的帮助那样。当然啦,那也是他们长大的事情了,现在两个人还是感动的眼泪汪汪的两个小孩儿,俩人在家试衣服,就听到有人敲门,枣花儿问:“谁啊。”“是我,隔壁的李大娘。”俩人赶紧出来开门,老大娘一看他们穿着新棉袄,呀了一声,惊讶:“这是来给你们送衣服的?这衣服看着真好啊。”两个小孩儿点头,枣花儿说:“大娘进来坐,我刚才试衣服呢。”“行,那啥,刚才他给我家一包糖……”其实她过来也是为了这个的,她说:“这东西太贵重了,他是你们啥人啊?亲戚么?”狗蛋儿摇头:“不是的,其实我们当初是萍水相逢的,但是大哥是个好人。以前就帮过我的,看我们过得容易,偶尔会接济一下我们。”他又说:“大娘,这糖你拿着吧,大哥给了就是好心,您怎么可以不要。”老太太犹豫了一下,说:“那行,我收着,以后你们有什么要帮忙的,就叫大娘。”“哎!”第86章 都很好(一更)因为宿宁的帮助,小姐弟俩整理了自己的东西,终于把心稳妥的放下了,其实即便是宿宁没去看他们,他们也能扛过的,他们这花了一笔钱主要也是因为冬日里置办了一点柴火和棉袄。棉袄才是大头儿,今年天冷,实在不能不添置。但其实,添置完了,虽然也不说多厚,但是剩下的没什么花大钱的项目了,而棉衣也不用每年都添置,所以他们日子其实过得下去。不过小孩子以前过一天活一天,根本没过过日子,一下子买了棉衣,心里虚的不要不要的,这段日子他们两个的心每天都是七上八下的,心里不踏实,生怕再有什么大事儿用钱。不过他们没遇到什么大事儿,倒是因为宿宁的到来而一下子缓解了心里的不安。两姐弟晓得,他们如果没有十分急于用钱的地方,基本上,以后的日子还是很稳妥的,毕竟,他们都有二十多两银子的家当,而随着他们的年纪渐渐长大,工钱在增加,而下个冬天,他们也不需要买棉衣棉被这样的大件儿了。再一个……宿宁拿过来这些东西,能顶不少开销的,像是盐就有好几包,他们两个用的省,这些能用一年了。这就不用买,还有那些吃的,他们一个月不买吃喝也是可以的,当然,他们也不舍得这么吃。不过这算下来,他们每个月的工钱的,能剩很多了。等邻居大娘走了,枣花儿又打开柜子,看了一会儿,开了口。“弟。”“嗯?”枣花儿认真说:“我有点事儿想跟你商量。”“你说。”枣花儿:“这面条大米,咱留着,就隔三差五的改善一下生活,要不然,我们是一年都舍不得买一次吃的。”这话不假,狗蛋儿点头,继续听他姐姐接着说,枣花儿:“但是我看着白糖,咱家用不上,白糖是好,但是吃不吃其实也不影响啥,就是甜个嘴儿,还不像大米面条有营养,你说,我们卖掉好不好?”她赶紧说:“姐知道这是大哥来看你才准备的,但是我想着,如果我们能多存点钱,也多点依仗,你大了之后娶媳妇儿都多点家当。”狗蛋儿看着他姐,他姐从来都是为他着想,其实啊,他们明明是相依为命啊。他认真:“那行,卖掉,我看着有三四斤了吧,我们给卖掉换了钱存着。”枣花儿:“不止三四斤斤的,我们抓一把出来,留着过年的时候泡个糖水喝,甜甜嘴儿,剩下的拿去卖掉。”两人互相对视一眼,又翻看起来:“这盐真好。”这个好,但是他们不舍得买掉,这种东西不好买,那是不卖的。“其他的……这个是腊肉,我们也自己留着吧。”这样的东西是他们不舍得买的,但是又能放住,所以俩人决定不卖了,看来看去,再就是几块点心没必要留,俩人之前尝过一次,这次不打算留了,捡出几块准备明天掉到铺子给东家和少东家。剩下的也一并装上,难得请假早点回来。俩人也不耽搁很快的锁门去了铺子。枣花儿倒是没预估错,这不止三四斤,一上称正好差一点是五斤。姐弟俩互相一对眼儿就知道,差的肯定是他们抓出来那一小把,不过因着这白糖品质好,铺子按照五斤收了,给了个十两。一斤白糖足有二两银子,给姐弟俩震惊的眼睛都发直了。剩下的点心,称一下是正好三斤冒点头,拿了个三两。点心压了点价钱,不过白糖不够数,所以姐弟俩还是高兴的。穷人家可能吃一块点心就是一两,但是这足够穷人家一个月的嚼谷儿了。掌柜的按照这个价钱收了,也是合适的。两姐弟在一回家,发现自家的存款飞速上涨到了将近三十七两,这么多银子,他们这一辈子还没